这场与黄冈全面深化改革密切相关的新闻发布会,信息量极大!

全面深化改革 激发澎湃动力

我市召开全面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

【9月26日下午,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在市委宣传部601会议室(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厅)召开。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蔡志勇主持新闻发布会。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负责人介绍了全市今年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体情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解读了《黄冈市企业开办“一业一照、一事联办”实施方案》《黄冈市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实施方案》《黄冈市关于加强县乡基层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的改革创新点、政策精神及工作举措,回答记者提问。】

市委改革办:56项改革238个重点任务有序推进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集成式推进‘十大改革攻坚’,56项改革238个重点任务、30个领导领衔项目有序推进,改革工作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9月26日下午,在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上,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主任刘君峰介绍。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推进机制方面,聚焦发展主导产业,首次推出黄冈产业地图,明确产业发展布局,构建“863+10+100”产业框架体系。建立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十大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实施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动。招商引资方面,出台专业招商办法,借鉴宜昌“六多合一”改革经验,推进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企业“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零成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出台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建立“1+N”政策体系,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发展“飞地经济”,黄冈光谷产业园、人福药业、宏源药业迎风“起飞”。在省内率先建立项目资金与绩效管理关联审批工作机制,推进“无申请退税”省级试点,为小微企业办理退税2166.9万元。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聚力推进营商环境革命。对标上海自贸区标准,在全省率先开展“一业一照”改革,市、县24个部门106个“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和企业开办涉及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办结、一照准营”。深化投资项目“一事联办”改革,二手房、水电气过户联办得到社会高度认可。分两批取消证明事项303项、社区(村)证明350余项。市本级在五级清单基础上压减事项64项,10个县(市、区)平均压减95项,落实减税降费11.99亿元。500个高频事项做到“最多跑一次”。61个事项与武汉市“跨城通办”,58个事项与九江、安庆、佛山跨省通办,可办量均居省内市州第一。黄冈“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力推广团风县综合医改经验,出台支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黄金十条”,放宽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调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从人均3.9万元提高到5.45万元。争取资金2128万元,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和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制定教育“双减”改革清单,推进义务教育管办分离改革,市直7所公办、4所民办学校移交黄州区属地管理。市级媒体改革取得新成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巩固提升,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七个体系、八心服务”成效显著。

深化城乡协同发展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浠水县清泉镇开展全省首个镇改街道改革试点,黄州、麻城、武穴12个街道完成街道赋权工作,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专职网格员转聘率达到96.4%。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化解村级非经营性债务2.07亿元。启动市区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建立起“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矛盾调解”治理体系。市区打造“党员进小区,共建好家园”品牌,推动100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实施。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一居一警、一村一辅”覆盖率达95%。

深化干部管理机制改革,为改革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出台提高村干部经济待遇、人才绿卡管理服务细则,全面实施“新时代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健全完善优秀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常态化机制,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深入实施“红色头雁”工程,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出台《关于在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中精准容错纠错的意见》,树立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鲜明导向。修订完善市级五项考核办法,增设“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专项,加大差异化指标比重,以考核指挥棒推动高质量发展。 (记者:汪欢)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改革自今年7月1日起在市区推行以来,目前,市场监管部门系统内的许可事项,全市可实现企业开办‘一业一照、一事联办’,跨部门的许可事项正在抓紧梳理事项、建立工作机制。”9月26日下午,在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程炜介绍。

程炜说:“企业开办‘一业一照、一事联办’改革是市委深改委研究确定的年度重点改革项目之一,是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五最’营商环境的现实需要,也是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要求。”

企业开办“一业一照、一事联办”,即在黄冈新开办企业,只需办理一张营业执照就可开业。此项改革着眼统筹推进我市行政审批和商事制度改革,从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制度供给角度,创新放宽市场准入举措,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服务黄冈加快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开办企业需要办理的公共服务事项(如水、电、气开户等)实行同步并联办理,办事群众只提供一次申请、跑一个窗口,就能一站式、一次性办好所要办理的需求事项,并可免费领取一套企业公章(五枚)。

“推进这项改革要实现六个主要目标。”程炜介绍。一图导航。开办企业准入准营上的繁事难事,一张图指导简便办理。一表申请,不见面审批。新开办企业营业执照、行业许可证、关联公共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只填写一张申请表单。一门受理,照证通办、政务联办。新开办企业只需到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开办窗口或登录政务服务网企业开办专窗,提交一次申请材料,不用跑多门多窗或登录多个网络平台重复提交申请材料。一站办结、一次办好。窗口办最多跑一次,网上办一次不用跑。营业执照和相关办件通知自由选择现场领取或免费邮寄投送。照证合一。照附证码,电子证书一码通,实现了市级106项许可发证与营业执照合一。一码监管。监管人员手机扫描营业执照上的二维码,行政许可信息实时共享,协同监管更加高效。

如何让改革落实落地?“我们配套制定了五大改革措施。”程炜介绍,一是建立企业开办依申请综合许可制度,对市、县两级24个职能部门106个法定行政审批事项,构建线下“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工作机制;二是建立企业开办关联政务事项按需联办制度,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次数、降低企业开办制度性成本;三是深化告知承诺制改革,对承诺履行或满足许可告知事项要求的,签订承诺书即发放许可证书;四是开发应用网上申办系统,足不出户就可办理开办企业的手续。五是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和完善“双告知、双反馈、双跟踪、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等综合监管机制,确保协同监管无缝隙、风险防范无死角。 (记者:汪欢)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 让合规企业“一路绿灯”

“拿地即开工”模式,是我市为加快工业用地项目开工建设进度推出的一项新举措。9月26日,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炜就《黄冈市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实施方案》改革创新点及工作举措进行解读。

“《实施方案》从建立无缝对接的安商工作机制,深化项目审批改革,强化要素保障3个方面突破创新,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全周期审批服务、全要素保障。”周炜说。

“《实施方案》健全了四项安商工作机制。”周炜介绍,建立专业招商—专业安商—专业扶商无缝对接机制,部门之间及时移交项目信息,实现分工协作、全链条一体化服务;建立全程帮代办机制,成立市招商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对市区招商项目实行集中审批监管、一对一全程帮代办;建立信息化支撑机制,开发全市“智慧安商”信息管理系统,全程监管,提高效率;建立企业诉求处置机制,通过政务服务“好差评”、12345热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企业诉求反映、转办、督办、反馈工作闭环。

如何实现审批时效的最优化?“我们推行项目并联审批,将原来分散在各审批职能部门需要逐个单独办理的事项,横向并起来,纵向联起来。”周炜说,对项目审批过程中企业开办、摘牌拿地、中介服务、工程许可、施工许可、联合验收等六个关键环节,每个环节明确由一个部门牵头,实行联审联办、容缺受理,实现审批时效的最优化。同时,打造“210标准+ G(公共服务)+ X(行政许可)”企业开办“直通车”服务模式,在全省首推11个事项一体化办理。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我市将通过“五多合一”及先建后验等改革措施,实现“拿地即开工”“拿地即拿证”,各审批职能部门提前介入,同步推进土地手续与其他审批手续,指导企业完成立项、环评审批(备案)、规划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和联合图审等相关手续,可平均压缩审批时限20个工作日。

周炜介绍,为了降低企业成本,我市实行重大工业项目审批“零收费”。企业可自主选择“集中验收”或“限时验收”。各审批部门提前介入、加强指导,提高验收一次性通过率,实现“完工即竣工”。将竣工验收备案与不动产登记进行整合, 实行“一事联办”,实现“竣工备案即登记”。“在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方面。我们完善了‘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从项目用地、金融服务、人才和用工需求、水电气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治安环境等6个方面,推动资源要素向项目集聚。”

周炜说,在用地方面,高效推进土地征收工作;常态化实施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土地的处置力度,着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约。在资金方面,积极发挥智慧金融平台作用,加强政银企合作,通过项目贷、供应链融资等拓宽融资渠道。同时,为企业高管人才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予以支持保障。(记者:瞿玲)

市卫健委:让基层医疗人才下得去留得住

“《若干措施》的出台,对于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短缺的突出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9月26日,我市召开全面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市卫健委副主任胡红军介绍《关于加强县乡基层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有关情况。

“引进培养难、留住难、下沉难。”胡红军说,相较国家、省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黄冈在加强基层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三难”问题。

对此,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卫健委等四部门联合组建工作专班,在充分调研基层情况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加强县乡基层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代拟稿)》。

9月3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县乡基层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为了让更多人才愿意扎根基层一线,《若干措施》分4个部分,明确了留住基层卫生健康人才的12条举措。

“针对基层医护人员招引难、培养难、留住难、下沉难的问题,我们健全相关激励机制。”胡红军说,《若干措施》鼓励人才合理流动、鼓励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基层工资待遇和优秀人才待遇、落实下基层工作激励政策。同时,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健全保险保障体系、实行职称评定政策倾斜。

“与此同时,《若干措施》针对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人困难但空编较多的问题,采取空编补齐、实施更加灵活、高效、便捷的招聘方式、灵活设置招聘条件、加强岗位聘任工作等多项举措调整创新招聘方式,还针对医学生培养难、乡村医生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加强乡村医生人才定向培养、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和学历提升。”胡红军介绍。

在激励政策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对完成下基层任务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可在晋升职称、担任职务、评优评先等方面享受优先政策。鼓励县乡医院制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下基层待遇补贴或加大绩效分配权重政策。将下基层工作或服务经历,作为县级公立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高级职称的重要条件。

值得关注的是,乡镇卫生院招聘医务人员,学历最低可以放宽到中专,年龄可以放宽到45周岁及以下。招聘中级及以上职称的,特殊情况还可以放宽到50周岁及以下。招聘中医药人才,学历可不作要求,年龄可以放宽到50周岁及以下。(记者:瞿玲)

答记者问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主任刘君峰答记者问

问:今年改革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答: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化改革是今年最大特色。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如针对我市产业“小、散、杂”、规划布局杂乱、产业链短、核心竞争力弱等突出问题,从发布产业地图、热力图着手,建立园区、县市区主导产业体系;从招引项目着手,转变招商引资方式,从全员招商切换到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从产业推进机制着手,建立先进制造业、重点农业产业“链长制”,一名市领导担任一条产业链链长,做强延链强链补链文章。

二是对标一流标准。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一业一照、一事联办”改革,对标的就是国内最高标准——上海自贸区标准,改革事项最多,改革十分复杂。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发布的“市区招商项目落地工作方案”,是宜昌“六多合一”的升级版,省内最先进的改革标准。

三是深化系统集成。今年的改革不再是单兵突进、点上突破,而是高度集成、成龙配套,如经济领域的改革,从制约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营商环境、要素配置、技改创新等方面着手,推动各项改革协同发力,这是改革思维和方式的重大变化。

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程炜答记者问

问:企业开办“一业一照、一事联办”的市级与县、市、区的联办事权如何对接?

答:企业开办“一业一照,一事联办”涉及市、县两级事权的,应该只有在县级企业开办“一业一照,一事联办”中出现,如出现关联市级审批事项,由县级统一受理后,通过政务服务网直接报送给市级对应单位审批。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周炜答记者问

问: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模式,具体实施有什么条件要求,如何申请办理?

答:“拿地即开工”目前有两条路径,首先是大家都熟知的“先建后验”模式,企业在拿地的基础上,完成项目平面图设计及开展项目环境评价工作后,自愿做出相关承诺,经部门集中预审通过后,企业即可获得施工通知单并有条件开工建设。其次就是“拿地即拿证”模式,在项目企业获得土地前,经申请可以先行开展所需审批手续的预审,待拿地后,相关手续完成办结,即可拿地即拿证并开工建设。“拿地即开工”主要是针对市区各园区的出让工业类用地项目,涉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或者技术难度特别复杂的工业项目,以及可能对工程质量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严重后果的工业项目除外。只要企业有提前开工意愿,就可以申请,由园区代办员全程指导帮代办。企业选择“拿地即拿证”模式,只需要签订承诺书,由园区代办员提交至市政务服务中心投资项目审批窗口,发改、自规、住建、环保等审批部门提前介入,指导企业完成立项、环评审批(备案)、规划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和联合图审等相关程序,待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并交付土地出让金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后,窗口及时核发“四证一书”,企业即可实现“拿地即拿证”“拿地即开工”。全程部门主动服务、园区上门帮代办,企业一次也不跑。“一路绿灯”的同时,注重加强项目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对违反承诺、未按照要求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和完善相关手续的,或是履行投资协议不到位的企业,我们将采取终止“拿地即开工”程序、纳入失信记录等方式予以惩戒。

市卫健委副主任胡红军答记者问

问:《若干措施》针对鼓励我市卫生健康人才下基层,具体采取了哪些激励保障政策?

答:落实下基层工作激励政策。对完成下基层任务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可在晋升职称、担任职务、评优评先等方面享受优先政策。鼓励县乡医院制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下基层待遇补贴或加大绩效分配权重政策。将下基层工作或服务经历,作为县级公立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高级职称的重要条件。灵活设置招聘条件。乡镇卫生院招聘医务人员,学历最低可以放宽到中专,年龄可以放宽到45周岁及以下。招聘中级及以上职称的,特殊情况还可以放宽到50周岁及以下。招聘中医药人才,学历可不作要求,年龄可以放宽到50周岁及以下。加强岗位聘任工作。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提高到岗位总量的25%。对招聘引进的高层次、紧缺型医疗人才,可设立特设岗位。对乡镇卫生院取得全科医学专业高级职称或者“基卫高”职称的,可即评即聘。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工作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考试通过的直接聘任中级职称。

《黄冈日报》9月27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