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农历壬寅年春节来临之际,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送“廉政春联”现场,几位老人自备上好的纸笔,请书法家们帮忙书写同样的对文“清白乃躬心似水,笔耕世业是家风”。他们都是巴河镇闻家铺人,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同宗同族的后人。他们要求书写的对文,就是闻氏家族的家训,用于除夕之夜,挂于中堂之上,在家祭时,对子孙后人实施“春训”,传承家风。
据史家考证,浠水闻氏是文天祥的后裔。《闻氏宗谱》载:“吾族本姓文氏,世居江西吉安之庐陵。宋景炎二(1227)年,信国公(即文天祥)军溃于空坑,始祖良辅公被执,在道潜逃于蕲(即今浠水)之兰清邑,改文为闻,因家焉。”从浠水闻氏第一世闻良辅到闻一多,已二十世矣。闻家的“春训”家风一直传承至今。
闻一多先生在他的《二月庐漫记》中对“春训”有所记述:“先世业儒,大父尤嗜书,尝广鸠群籍,费不赀。筑室曰‘绵葛轩’,延名师傅诸孙十余辈于内,所居室中,横胪群籍,榻几桓满。时序岁末,家族春训,悬祖训于中堂,与诸兄竞诵。夜归,从父阅《汉书》,数旁引日课中古事之相类者以为比。父大悦,自尔每夜必举书中微言大义以告之。”正是这样的家风家训造就了闻氏家族“清白为人,笔耕为业”的家风,这才有闻一多先生“拍案惊雷”的君子风范和“学究天人”的艺术成就,这才有闻家后人英才辈出、各领风骚的兴盛局面。
在浠水,不仅仅是闻家,而几乎是每一个大家族都有不同形式的家训家规,既而形成各具特色、渊远流长的家风。
家训是一个家族在繁衍生息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兴盛经验,它可以是一段精辟的文字,也可以是一个器物、一个动作或者一个故事。家规是一个家族在家训的基础上,约定俗成的规定要求。而家风是一个家族长期执行家训家规形成的家族风范。家风的传承往往以家规家训为载体。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规家训集中体现了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当一个家庭的家规家训成为全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就构成了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内在体现。正如王锡爵家族家训的跋中所说,“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生动显示出本源于一家一族的训规和家风可以成为后世社会教育的普遍准则。
家,是一年到头,归来团聚的地方;家,也是一年新岁,规划未来的地方。因此,此时此地正是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的重要载体和绝好契机。良好的家风家训是每个人修身齐家、处世做人的基石。虽然各家过年方式不同,家风家训各异,但每个家庭的家风内涵无不以共同的文化为基因,用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一直以来,浠水县纪委监委注重挖掘地域文化、人文历史资源中的“清廉基因”,将廉洁文化建设与家风文化相结合,助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以每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为契机,围绕廉洁家风主题,在全县部署开展征文、书画、演讲、微视频大赛等“传承家规家训,培育廉洁家风”系列活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持续推进清廉文化传承,助推清廉浠水建设,浠水县纪委监委利用阖家团聚的良机,在持续开展“廉洁好家风”征文活动的同时,以“廉政春联”为载体,组织一批书法家下基层、进村组、入农户、写春联,送祝福、倡廉音、助廉政。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廉政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既定的宣传月,而是要合民俗、通民情、接地气,充分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人民群众阖家团聚的传统节庆,以送春联、唱大戏、写文章、讲故事、拍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从纸间到指尖,从屏幕到云端,从身边到心田,立足于弘扬优秀的地域文化,注重思想性、知识性、文化性、服务性,讲述家风故事,展现家国情怀,从中汲取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力求更好地发挥家训家规文化的教化作用,促进树立良好家风。并以此为牵引,带动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往深里抓、实里做,让廉政宣传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