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新闻网讯 杨慧丽 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牢记总书记嘱托,浠水县关口镇大力推行农户和保洁员“二次分类”的办法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取得明显成效。
记者近日来到关口镇胡桥村,发现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放着两个垃圾桶,一个垃圾桶上写着“厨余生活垃圾”,一个垃圾桶上写着“不可回收垃圾”,村民们按照“可腐烂”和“不可腐烂”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据关口镇胡桥村七组村民陈革联介绍,可腐烂的垃圾就像菜叶,不可腐烂的垃圾,很简单,就是家里用的废桶、废铁、废木头等。
对于村民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村里的保洁员上门收集后把“可腐烂垃圾”送去垃圾处理沤肥池,通过发酵处理和低肥处理,把“可腐烂垃圾”变成种植有机肥实现二次利用。将“不会烂”的垃圾分为“好卖”和“不好卖”,“好卖”的进行资源回收处理,“不好卖”的进入垃圾箱。
象胡桥村一样,关口镇盐港村今年年初启动了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村里购置了垃圾箱,建起了沤肥池,给各家各户都发放了两个垃圾桶,放置在村民的家门口,从源头上将垃圾进行分类。渐渐地,村民们都养成了给垃圾分类的习惯,也切身感受到了垃圾分类处理带来的好处。
好习惯是可以培养和塑造的。现如今在关口镇,垃圾分类成为了人皆可为的“举手之劳”,随地乱扔垃圾的陋习也得到了革除。养成习惯自然分类,现在哪家哪户去看都是这样的现象。
把村庄规划好建设好,把村里的环境治理好,垃圾没了,村庄美了。在推进美丽乡村进程中,关口镇的干部群众信心满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