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连日来,全县各地抢抓晴好天气,因地制宜地选择最佳育秧方式,抢育秧苗。
易冬明是我县冬明家庭农场的负责人,由于流转的田地地势平坦,较为集中,今年,他采取大棚集中育秧的方式育秧。这几天,易冬明和农场的工人们一起忙着铺秧盘、撒谷种,抢着备足600亩的早稻秧苗。
县冬明家庭农场负责人 易冬明:今年计划早晚稻种植700亩,机插秧600亩,早稻直播100亩。早稻育秧从3月11日到3月20日,育秧大概在600亩左右。
我县是丘陵地貌,成片连片的农田采取集中育秧,小田块则采取更加灵活、经济的小拱棚育秧方式育秧。位于关口镇的金禾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小朋这几天正在组织工人平整秧田,下种育秧。
县金禾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小朋:我们采取小拱棚方式育秧,这一块的面积不算很大,去年种植的双季稻面积在400亩,今年要扩大规模生产了,估计扩到700亩。种植面积接近翻了一倍。
稳产增产,科技是关键。在我县,一些规模化的农业市场主体采取智能工厂化育秧,流水线生产模式既降低了生产劳动成本,又提高了春播效率。这些天,长福水稻专业合作社的育秧工厂里,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将一个个空的育秧盘放置到传送带上,机器自动装填基质、喷水、播种、覆土……不到2秒钟,流水线便“吐”出一个制好的秧盘。
长福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潘新星:以前,我们5000多亩的农田需要超过300亩的农田育秧。现在只需要20亩的育秧工场就行了。
流水线育秧苗,只需按下总开关,机器轰隆起来,流水线立马运转,省工、省力又省时。
长福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潘新星:过去我们一亩田用工是两个人,300亩的育秧田大概需要600多人的人工,现在每天200亩的话,只需要六个人。
截至目前,全县各地农资、农机已备齐备足,3月底前育秧工作就基本完成,4月初开始插秧。
县农业农村局粮作站长 綦征:今年浠水的育秧主要采用三种方式,第一种就是丘陵地带分散农户,它是小拱棚保温育秧;适度规模经营的,它是采用的是大棚连片集中育秧;还有规模化生产的经营主体,它是采用的是工厂化集中育秧。今年浠水的早稻是计划种植17万亩,再生稻计划种植21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