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北依秦岭、南屏巴山的汉中,既是汉江的发源地,也是汉文化的发祥地。
褒斜道见证了楚汉相争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古汉台奠定了汉室四百多年的煌煌基业。历经秦风汉雨,又见三国传奇,不论是金戈铁马的运筹帷幄,还是碧血丹心的江湖驰骋,日夜东流的一江汉水是无数历史变迁的见证。
29日,正在陕西省汉中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汉中市博物馆,参观有关历史文物展陈,了解汉中历史文化、文物保护情况。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我们一起观汉风遗韵,品汉字风骨,从汉中之“汉”说开去,体悟历史文脉的生生不息。
高台里的汉风
行走汉中,犹如在史书中穿行,俯仰之间皆能与历史相遇。
这里,是汉代使者张骞的故里,凿空西域,他“持汉节不失”,在丝路长卷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也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黄忠在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赵云在汉水之滨大败曹军,诸葛亮为“兴复汉室”率军北驻汉中8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把时间的卷轴再向前翻,公元前206年的鸿门宴后,沛公刘邦被项羽分封为汉王,刘邦在此筑坛拜韩信为大将,兵出陈仓道,平定三秦,逐鹿中原,十面埋伏,困楚霸王于垓下,终一统天下,定国号为“汉”。
“赤帝龙兴事已陈,层台巩固尚如新”,古汉台历来被认作汉代基业的象征。1958年,汉中市政府将古汉台遗址改建为汉中市博物馆,置身其中,厚重古朴,时至今日,依然能在幽深思绪中追溯千年前的汉风汉韵。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汉中北部的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带着这样的“历史感”凝视脚下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更能感知文化源头之所系、文明力量之所在、文脉传承之所依。
摩崖上的汉字
汉中的七条古栈道,记录着争霸称雄的沧桑往事,也流淌着且歌且行的万丈才情。这里有唐代元稹经傥骆道的“骆谷春深未有春”,也有宋代陆游过金牛道的“细雨骑驴入剑门”。朝朝暮暮又岁岁年年,阵阵锤音与声声吟诵遥相呼应,在高山流水间留下处处题刻,把汉字里的雅量高致封存于千年不朽的石壁之上。
东汉永平年间,褒斜道开凿了石门隧道,历代文人墨客在石门附近留下摩崖石刻、碑碣178种,以“石门十三品”最负盛名,堪称我国书法演变史的形象资料。从东汉时期的“汉隶之极作”《石门颂》,到南北朝时期具有典型魏碑特色的《石门铭》,起笔是文心隽永,落笔为传世风骨,把汉字之美寄寓锦绣山河,本身就是一种“中国式浪漫”。
汉字,孕育文化基因,书法,承载文化自信。横平竖直寓意顶天立地,腾挪变化展现包容并蓄,从一撇一捺到一平一仄,都凝结着中华文明的悠久记忆。面对信息时代的冲击与挑战,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系统“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中华精品字库工程为书法类文物的“活化”与“数字化”提供新尝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守正创新。
2014年5月,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的墨韵堂里,习近平总书记对正练毛笔字的孩子们说道:“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去年10月,总书记在河南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上承千年文脉,下启千秋伟业,古老的汉字正为中华民族续写新的时代华章。
全世界的汉学
位于秦岭巴山之间的汉中,自古便是“天下形势之地”、山川通达之处。
一条条蜿蜒于崖壁之上的千里栈道,使汉中成为北方茶马古道的起点,也在驿马飞驰间激荡着多元文化交流的回响。
从西汉丝绸之路打开人文对话与友好交往的大门,到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日本多次派出规模庞大的遣唐使团,再从《马可•波罗游记》让西方充满对东方的向往,到罗明坚和利玛窦为中西文化交流铺路......千百年来,汉文化的风早已吹向全球各地,而汉学作为国外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正为当代世界提供文明互鉴的启迪。
7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向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致贺信时表示,希望各国汉学家作为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为沟通中外文化、增进理解友谊合作作出更加积极的努力。
植根在中国、发展于海外,汉学本身就是一个寻找文化认同的窗口。从蔚然成风的“汉语热”到“汉文化热”,不断扩大的中华文化影响力,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而中国,也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塑造了世界文明新格局,丰富着世界文明百花园。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程雅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