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战,我必战!”
“服从组织安排,坚守抗疫一线!”
“我要报名,我要请战”
“我是党员,我争先”
……
一句句铮铮誓言
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一段段感人之语
表明心迹,温暖人间
有险必有出,有出必有战
新闻现场就是我们的战场
危险阵地就是我们的前沿
我们用笔尖把时代记录
我们用镜头将真实还原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
因为“追寻真实,弘扬正气”是我们的天职
因为“大爱无疆”,我们才“甘于奉献”我们是时代的瞭望者
记录历史,勇挑重担
我们是社会的守夜人
安定人心,责任在肩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
我们迎难而上,向险而战
我们与全县人民一起
共克时艰,信心满满
记者也是"逆行者" 书写担当抗疫情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作为湖北疫情重灾区,浠水县的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也异常受到关注。疫情发生以来,浠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深入抗“疫”一线,从防疫现场发出的一条条新闻报道,记录了抗“疫”历程,还原了事实真相,给公众传递力量,让百姓看到希望,让社会感到温暖。然而,每一则重要信息的背后,是将镜头对向他人的新闻工作者的默默付出。与在医院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一样,记者无疑也是这场“战争”中的最美“逆行者”。
镜头一:庄严的宣誓 鲜红的手印 我是党员我先上
1月22日,湖北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一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全面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日,浠水县融媒体中心立即启动应急报道工作机制,全体新闻工作者取消休假,进入战时状态,对疫情宣传报道统一部署、统一策划、统一采访、统一编发,做到“新媒体首发、全媒体跟进、融媒体传播”。
▲进入战时状态,随时准备奔赴前线
战“役”一打响,新闻部、新媒体部、总编室……一张张印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迅速交到了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黄习文的手中, 30多名党员干部写下请战书,按下红指印,主动要求上前线。
▲按下红指印,我们请战!
中心第一时间成立了党员突击队,面对鲜红党旗郑重宣誓,哪里有危险就冲向哪里,哪里有需要就战斗在哪里。多路记者奔赴医院、社区、车站、市场、乡村,用自己手中的笔和镜头,马不停蹄地记录着一线抗疫实况。
▲宣誓!哪里有需要就战斗在哪里
50多天来,县融媒体中心新闻工作者一直战斗在抗疫最前沿,坚守在防疫第一线,不畏生死,不计报酬,向险而行,勇往直前,全力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记录特殊历史,讲好抗疫故事,传递抗疫精神和抗疫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媒体人的使命和担当。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在县人民医院采访一线医务人员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在乡镇交通防疫卡口采访值守人员
▲县融媒体中心总编室主任郭斌深入一线报道企业满负荷生产支援抗疫战斗
一件件作品,一篇篇报道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唱响了共同战“疫”的浠水声音,凝聚了疫情防控的浠水力量。
截止到3月14日:
镜头二:最危险的地方 最艰苦的战斗 我们始终在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县融媒体中心第一时间成立了医疗救治宣传组、城区防控宣传组、农村防控宣传组、新媒体宣传组、短视频宣传组、机动宣传组等六个宣传小组,30多名记者奔赴抗疫一线开展战时采访。
▲记者冯伟在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采访一线医务人员
医疗救治宣传组的记者要深入医院、病房和发热门诊,与一线医生、患者零距离接触,是最危险、最前沿的一个组,新媒体部副主任冯伟第一个站出来,主动请缨,要求去最危险的第一线采访,他说:“我是共产党员,我必须要上!我还参加过非典报道的老记者,又有经验,又是男同志,你们谁也别跟我争!”在他的带领下,王路港、毕火明等四名同志组成了突击队,冒险进入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在最危险的发热门诊、隔离病区、核酸检验室发回一条条报道,生动反映了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山东援鄂医疗队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搏斗的事迹。
▲记者冯伟、王路港在县人民医院采访
记者王路港率先进入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的隔离病房进行拍摄采访,冒着危险拍摄了大量一线医务人员救治患者的镜头和图片,后期人员编辑制作了《【直击】浠水新冠肺炎隔离治疗专区的24小时》,让广大市民零距离了解医务人员在隔离病房里与时间赛跑,与病魔争斗的感人场景,发表不到一小时点击数万,迅速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网民纷纷留言:“医护人员是人民的生命守护神!”“向最可敬白衣天使致敬!”
▲记者王路港深入县中医院隔离病区采访
新闻专题部主任曾洪彬是名从业20年的老记者,从疫情防控战斗一打响,他就以单位为家,前方采访后期编辑连轴转。他的爱人是乡镇卫生院的医生,也一直战斗在工作岗位上。孩子一个人在家连饭也吃不上,一日三餐只能吃饼干泡面。他每天早出晚归,上午策划选题、安排记者、联系采访,下午编辑稿件、编排新闻、审看画面,一直到新闻正常播出,他才能松口气。
▲县融媒体中心新闻专题部主任曾洪彬在审看新闻节目
真正的奉献如时间一样,从来都是悄无声息的,每个记者都是平凡的普通人,是子女、父母或者爱人。为了防止自己感染影响家人,医疗救治宣传组的四名记者从战役一打响就在宾馆住了下来,一个多月没有回过家。记者冯伟家里油干米尽,孩子奶粉也吃完了,他抽空买了点米面奶粉送回家,把东西放在家门口却不敢进门,只在门缝里跟爱人交待几句就转头离开了。
▲县融媒体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黄习文带领记者深入县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采访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县融媒体中心的新闻工作者以不畏艰险的担当精神,勇往直前的职业素养,用手中的笔、肩上的摄像机,记录在这场战“疫”中浠水人的坚守和努力。
镜头三:最柔弱的身影 最勇敢的冲锋 新闻一线的“娘子军”
在浠水县融媒体中心,有一支新闻宣传融媒体“娘子军”,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全力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媒体人的使命和担当。
县融媒体中心一线编辑记者有20多人,其中14名是女同志。“女记者都是女汉子”“加班、熬夜、四处奔波”是她们的工作常态。
▲在江河渡口采访疫情封控工作
杨慧丽是新闻部的一名记者,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疫情防控战一打响,她抛开家庭,丢开孩子,第一时间冲上前线,以女性特有的坚强和韧劲,全身心投入到疫情宣传中。小区里通道都封闭了,为了赶去上班,她每天绕行很远。为了避免给孩子带来感染,她早上很早就出门,晚上回到家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尽量躲着孩子,孩子拍门找妈妈,她也狠心不开门。她说:作为记者,参加这样一场特殊的战斗,把最真实的新闻信息传递给广大受众,这既是责任,也是担当!
▲记者杨慧丽在疫情防控基层一线采访
刘琦是一名年轻的女记者,她承担了城区防控宣传组的报道任务。城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危险程度也很高,一有新闻线索,她就拿起摄像机、扛起三角架往社区跑,一次次奔赴高风险场所,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告诉人们更多的真实信息。刘琦家住得远,离单位有四五公里,城区实施交通管制后,车辆无法通行,她每天就步行一个小时来上班,为了不迟到,上班路上经常是一路小跑,寒冬腊月也是满头大汗。
▲记者刘琦报道社会各界捐赠情况
记者在一线奔波,编辑也在后方紧张战斗。新媒体部编辑韩菁腊月二十八和丈夫孩子请假回山西老家过年。疫情发生后,她在无法赶回单位上班的情况下,向领导提出,人不在岗位,但工作不能缺位。从正月初一起,她就在家里网上办公,承担秀美浠水的编辑发稿任务,工作量是平时的十几倍,每天从早上六点钟起,一直要忙到凌晨一两点。
新媒体部编辑周珍是一个标准的95后,刚刚参加工作不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镇定,经常彻夜不眠,编稿、剪辑、校对,争分夺秒抢在第一时间排版,第一时间推送要闻、快讯、命令、通告、紧急扩散、权威发布、温馨提示,专栏每日内容及时更新,全媒体矩阵持续发力,各网络平台的受众关注度持续快速增长。
▲“秀美浠水”编辑周珍深夜加班推送指挥部通告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把孩子丢在家里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编辑记者,有不顾身体不好坚守工作岗位的制作播出人员,有在社区值守义务为市民代采代购的志愿者,有下沉驻点村一个多月没回过家的驻村工作队员,他们虽然岗位不同、职责不同,但他们面对疫情展现出的勇往直前、甘于奉献的精神却是相同的。
镜头四:最基层的坚守 最暖心的服务 我们下沉在一线
旗帜无声,却能鼓舞磅礴斗志,堡垒无言,却能凝聚强大力量。在履行好宣传职责的同时,县融媒体中心积极响应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号召,驻村工作队员第一时间进村到岗,坚守在团陂镇方伯祠、小灵山、吴窑、南窑、陈祠、团陂六个村,一个多月吃住在村里,坚守在基层,同村里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一起,进塆入户宣传防疫知识,排查返乡人员、测量上报、值守卡点路口、劝返驱散人员等工作,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县融媒体中心驻村工作队员
第一时间进村到岗同时,县融媒体中心10多名党员干部就近到居住地所在社区临时党委报到,按照要求主动下沉到社区防控一线,服从社区安排,投入到社区的卡点值守、重点人群监测和居民生活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中。
▲县融媒体中心党员干部
下沉社区防控一线唯有危难,方显担当!县融媒体中心干部职工还第一时间捐款捐物,目前共捐款21300元,用行动彰显社会责任,凸现大爱情怀。
▲浠水县融媒体中心干部职工踊跃捐款
众志成城,共抗疫情,每个人都贡献一份力量,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次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