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变大田,荒田变良田。今年,我县作为全省首批小田并大田10个试点县市之一,积极探索土地细碎化解决新方法,借力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把一大批低效田、碎片田整改成高产田,“寸土”生“金”,不仅实现了农田增量,还助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日,在散花镇沈墩村浠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西瓜种植基地,200多亩的标准化连栋大棚绽放着绿意,工人们在大棚里忙着采摘、运输西瓜。3组村民龚春胜既是基地“打工人”,自家田地又在基地“生金”,最近西瓜成熟,他干得格外起劲。
散花镇沈墩村3组村民 龚春胜:我在这儿摘西瓜、运西瓜,150块钱一天。我家里有3亩田,租出来了2亩半,我光在西瓜基地一年可以赚到7000多块钱,比自己种要强得多了。
沈墩村是典型的长江冲积平原地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但由于历史原因,原来村里仅有的789亩耕地被分为细碎的1136块,田小块多、种植成本高、收益甚微,村民们守着金土地却换不来金饭碗。
散花镇沈墩村党支部书记 沈智宏:我们土地分给老百姓之后,大部分是家的老人种菜,年轻力壮的(村民)在附近工厂里上班,所以土地大面积地荒芜了。
2023年8月,《湖北省“小田并大田”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出台,这一利好政策给沈墩村的小田块带来了机遇。在不改变土地经营承包关系、不减少农户收益的前提下,我县坚持“承包权不变,经营权连片”的原则,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全域国土整治、大型灌溉区建设等项目,将农户零散承包的小田并入大田。
县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综合业务股负责人 杨蒙:我们改革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强推硬改。改革后,从原来人工种植变为宜机化,土地总生产能力有提升。土地的耕地的总面积上浮5% ,沈墩的土地增加了100来亩。
这两年,沈墩村将土地整合流转后,还投资30多万元,把一家一户的小田块集中整治,并借力政策,修通了田间农业生产道路,打通灌溉排涝水系。如今,村里共有耕地858亩,田块总数78块,放眼望去,田成方、渠如网,田地阡陌纵横。
散花镇沈墩村党支部书记 沈智宏:田地里水系、基础设施、道路硬化都搞得好,市场主体看见这种变化之后,都争先恐后地来投资。
撂荒地摇身一变“生金地”,目前散花镇沈墩村已有两家市场主体落户,种植果蔬和中药材。据了解,我县划定了散花镇、汪岗镇两个重点示范区,深化“小田变大田”改革,在特色农业和传统农业领域都已取得初步成效。
县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综合业务股负责人 杨蒙:下一步,继续扩大改革试点的范围,深化改革成效,计划在各个乡镇选一到两个示范区,进一步促进村集体增收,提高粮食稳产保供能力,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