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养老”变“享老” 托起幸福“夕阳红

老有所养,全民关注。我县围绕15分钟便民养老服务圈,打造21所养老机构、12个养老服务综合体、443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34个幸福食堂,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托起幸福“夕阳红”。

 

按照约定的时间,湖北嘉园工作人员王佑江准时来到关口镇范坳村5组老人范学云的家,按照“标准流程”,王佑江立即忙碌起来,为老人提供扫地、洗头、剪指甲等服务。

关口镇范坳村5组村民 范学云:我没有儿(女),这服务人员月月来了,像孩子一样照顾,照顾很周到。

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优供给打通最后一公里。在关口镇范坳村,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与湖北嘉园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服务协议,组织本村村民加入养老服务队伍,以本土化方式服务老人,既适应了农村老人养老需求,又解决了村民就业。到目前,关口镇范坳村已开展各类养老服务活动100多次,直接服务老人1200多人次,全县像范学云一样享受上门服务的老人有7000余名。

以社区养老为依托,家门口形成快乐养老圈。近年来,我县积极打造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让优质养老服务成为社区标配,用幸福享老铺就民生底色。临近中午,青云社区的幸福食堂,前来就餐的老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聊,60岁以上的老人只要5元钱便能吃上一顿营养餐。

青云社区居民 华艳明:荤素搭配,味道符合口味,尤其是对我们这些中老年家庭带来很大方便,不用在家里做饭,直接到这里来就行了。

青云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探索建立了政府、企业、社区共同推进的老年人助餐服务合作机制,还打造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就近解决老年人生活上的困难。

青云社区居民 杨学成:可以打乒乓球、练书法、下棋、打扑克,娱乐活动比较多,在这儿玩得也比较开心,中午早上可以在这儿食堂吃饭,幸福指数是比较高的。

一个养老服务综合体就是一个温馨港湾。在改造升级后的青云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老人们可以免费检查身体,还能享受中医技术理疗服务。

青云社区居民 陈凤姣:这个中医馆非常方便,以前在外面要排队,要缴费,现在确实做理疗又免费不需要钱,想来就来了。

以机构养老为示范,多元化乐享最美夕阳红。2023年,我县引进民营养老机构,将原县妇幼保健院改造成失能人员康养照护中心,设置床位312张,建有标准化老人居住室、活动区、娱乐区、就餐区等,配备专业护理人员,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护、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服务。结合老年人身体状况,浠水县妇幼保健院便民医院也入驻照护中心,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截至目前,中心已入住失能特困人员200余人,辐射周边7个社区、6个村,直接受益老年人达1.2万人。今年54岁的陈友福,已经偏瘫11年,今年6月份住进养护中心。

失能特困人员 陈友福:在屋里就是没有人做饭吃,现在到这里来,有人做饭,有人洗衣服,各项服务都可以,这儿也有理疗,也要得。


如今,浠水县通过撤、转、改,推行公办养老机构县级直管改革,将全县公办养老机构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区域性康养服务中心,在蔡河、关口等条件成熟的片区率先试点公建民营改革,嵌入镇区养老综合体和幸福食堂,为城乡特困人员、低保等兜底保障对象和辖区内社会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让更多老年人乐享最美“夕阳红”。

蔡河镇中心福利院院民 朱小平:上午有时间就看看书,看看电视 参加一些文娱活动,环境也好,设施条件也好,服务态度也很好。在这住子女也放心,我自己生活也安心舒心。

为幸福晚年“加码”,我县通过“公建民营”、“开门办院”等养老模式,整合社会力量,发挥市场作用盘活养老资源,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托起幸福夕阳红。

(作者: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洪京燕 程玉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