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融媒体记者孔晓军报道:天上无人机,地上旋耕机,水中插秧机。7月上中旬,在浠水县汪岗镇陈庙河流域,每天都在上演抢排、抢修、抢收、抢耕、抢种、抢管的“海陆空”联合大会战。
这几天,畅源农业合作社机防技术人员利用晴好天气,用无人机对秧苗进行除虫除草。
浠水畅源农业合作社机防队长陈凯说:“十分钟可以播撒十五亩到二十亩,边边角角都可以全覆盖。”
站在一望无际的稻田里,看到首批播下去的秧苗,都有15厘米,陈庙河片区种粮大户、畅源农业合作社陈文一脸喜悦。
20多天前陈文的8700亩农田全部淹没在洪水里,仅靠自己的10多台套机械设备难以完成收割、耕种、播种任务。
浠水畅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经理陈文说:“仅靠我们合作社的这个机械的话那我们要十五到二十天完成。”
如何在7月25日完成抢播补种任务,指挥部迅速从全县和周边罗田县调配收割机、旋耕机、运输车各类农业大型机械117台套,每天出动近千人次。
陈文说,他的基地平均每天投入52台机械、120多人参与生产自救。天晴高峰期,抢收、抢耕、抢播、抢管同时进行,实现了当日收割、当日运输,次日种植的神速,最多的时候一天抢了1405亩。到7月22日,陈文家的8700亩稻田都抢种补种完毕。
早播一天、多一份收成。今年第一次用无人机直播的种粮大户黄金安,看到秧苗现在已长到15厘米,曾经灰心的他露出了一丝笑意。
浠水谷开园合作社经理黄金安说:“因为飞播,我们今年也是头一次做,效果还可以,比较匀称,量把握的比较精准,比人播要精准。”
飞机撒播、机械条播、背负式直播等多种方式,极大地争取了时间,“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也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自救效率。
“三分种,七分管”。7月24日,指挥部的农业专家组就深入每个田块,指导田间管理。
天上有飞的、地上有跑的、水里有游的、技术有保的,绿色的希望在陈庙河流域播下了种子,扎下了根,也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