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一中】赓续文脉的领路人

赓续文脉的领路人

记徐长林、吴学政两位恩师

陈浩森(2007级)

这几天有好几位同学在给我转发母校——浠水一中的120周年庆典的活动盛况,都在问我有没有投稿,向母校献礼。说来惭愧,从2010年离开母校,我就再也没有回校看看,十几年的求学工作,也没有太多建树。但回想我的人生际遇,得益于“文字”加持,才有了今天的发展。也正是在一中的三年时间里,让我与“文字”结缘,奠定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在这里就不得不感念一下我的两位恩师:一位是徐长林老师;一位是吴学政老师。
种下文学的种子——徐长林
我初进高一,徐老师教授我们语文,第一次在课堂上见到徐老师,就被他儒雅的气质和渊博的学识所吸引,再后来就是为他的人品和洒脱所折服。
当时,开篇学习教员的诗词,我当时觉得自己的诗词储备量还行,就在课堂上炫技背了两句,徐老师当场给予表扬。但课后我就发现那两句诗记错了,我想老师当场就已经发现,他却没有在课上指出,让我难堪。
他对于我的包容还在于书法上,所有的老师都让我写字收敛,不要太露锋芒,因为那样整体看起来不太整洁美观。但是徐老师为我站台,鼓励书法的个性化发展,没有因为应试教育的束缚扼杀我对书法的热爱,时至今日,我仍保持着“兴起随笔书”的习惯。
徐老师创新教学模式,鼓励我们分享,牺牲一定的课程时间,给我们每个人登台展现的机会。他设立的课前五分钟分享环节,是我们最喜欢期待的环节,也贡献了无数名场面,有人故意搞笑,有人无意为之,比如有人分享文章的题目叫“以死为乐”;有人把“护踝”读成“护裸”,这些都让我们爆笑,徐老师没有因为分享内容的不合时宜而去打断我们,只是和蔼地听着,结束后,他再用他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解读,引导我们用辩证的思维看待新鲜事物。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徐老师课上跟我们分享他的人生经历,他年轻时候打拼,创立了公司,基本实现了财富自由,但心中一直有着一个教书育人的梦想,就放弃了公司的管理,回到一中当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
殊不知,这一段课间谈资竟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我后来读到教员的老师杨昌济的“明志”之作——“强避桃源做太古,为教大木柱长天”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徐老师。
在经历了社会的历练后,我越发佩服徐老师的勇气,他在商海浮沉里能够保持初心,在四十不惑的时候选择了坚持理想,他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学识和品德感染影响了一个又一个像我一样的少年。这千百个少年中,也许又会有几个坚持理想的人,他们选择坚守,通过中学文学的媒介,帮助更多的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享受文学带来的人生乐趣,这也许就是赓续文脉的意义所在。
引导我勇敢追梦——吴学政
时间进入到高二,语文老师换成了吴学政老师。吴老师当时还兼着学校的教务处的领导职务,不怒自威,乍一看甚是严厉。虽然兼着学校的政务性工作,但他对待教学工作仍是一丝不苟。
他十分看重作文的能力,但又不是拘泥于“八股文”,而是不断地鼓励我们进行题材内容上的创新。我本就是一个跳脱的人,因此吴老师的教学方式对我十分受用。
记得有一次晚自习,整个自习写一篇作文,但那天不知道是偷玩去了还是怎的,临到交卷时我仍没有思路。剩最后十分钟,所有人都交了,只剩我一个,我就写了一首小诗交了上去,总体字数不超过100个字。接下来的两天时间,我一直是在忐忑中度过,以为吴老师会怪我在应付。但结果出来后,吴老师先是表扬了几个写得好的同学,没有责怪我,最后反而特别提了一句,让大家看看我写的诗。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真的是莫大的鼓舞,让我敢于去不断尝试创新。
临近期末的时候,有一次在课堂上我带头起哄,影响吴老师的正常教学,当时吴老师在讲台上狠狠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既有愤怒也有失望。我当时害怕极了,又过了两天的忐忑生活,一直不敢面对他。可过了两天,吴老师找到我,特别兴奋地拉住我说,你知道吗?今年的满分作文里,有一个学生写的是古体长诗,你也可以试着写,你也可以的。说着拿着报纸给我看,上面刊载的是当年轰动全国的《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
这就是吴老师,他对学生的关心宠爱以及包容爱护,从来都溢于言表,也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我开始在应试中尝试写文言文、古体长诗,只可惜没有得到阅卷老师的好评。想想也是,并不是每一位老师都愿意自己的学生去冒险尝试。因此我始终感谢并铭记吴老师为我做的一切,他不经意的举动让我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让我在未来人生长河里能够有更多的视角去看待万事万物,有更丰富的笔触去为生活增添色彩。
这些年,漂泊在外,见识了世间冷暖,看到过人性黑暗,也曾徘徊迷茫,就像在汪洋大海中迷失方向的航船,所幸还有一中作为我们精神的港湾灯塔,用“勤奋,进取”的精神指引我前行,而两位老师的人性光辉和谆谆教诲让我能在人生逆旅中坚守初心,克难奋进。
徐老师刚刚退休,从新闻的照片里看到他消瘦了很多,不知身体怎样;吴老师的名字经常在新闻稿里看到,想必还在一线奔波操劳。两位老师是成百上千位一中老师的缩影,他们在小县城的三尺讲台上孕育桃李,用自己的青春热血灌溉寒门子弟的人生梦想。
恰逢母校120年纪念,谨以此篇献给所有一中老师,祝愿母校越来越好,祝愿所有老师身体健康,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