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一中】老三中

老三中

刘鸣飞

前言:1988年8月——1989年7月,我在浠水三中复读一年。不管我愿不愿意回首这段经历,它都是绕不开抹不去的,既然扒锄港、郭坳口、铁路坳、黑鼠庙、团陂街都可以从我笔下姗姗而来,甚至黄州、杭州被我渲染过了,那为什么不写写浠水三中呢?我且让记忆回到云路口(南岳庙)那一块小山包,慢慢搜寻在那里曾经触及的人和事——哪怕只能是碎片化地把它呈现出来,总比让它悄无声息地消散了要好......


      在我读书求职的旅途中,浠水三中是一个短暂而重要的站头。1988年8月-1989年7月,我在这里读高复。今天称之为“老三中”,不是因为它的老,而是因为它已并入浠水一中,作为独立个体的“浠水三中”已经不存在,已经做“古”、德拜(GOOGBYE)了。
      那时的三中,位置较偏,在浠河(南门河)的南边。我至今也没分清楚那地方究竟叫云路还是叫南岳庙,它位于跨过老大桥和新大桥的两条路的交点上。所以当年去三中,有两条路可以走。
      从老车站出来的话,可以走双桥路,过老大桥向南(而不是向东),一路经过了一些不成片的楼房、瓦房、厂房,在毛巾厂门口那条路再走一段上坡路,就到了浠水茶厂。茶厂对面就是三中。
      从新车站出来的话,沿着丽文大道过新大桥,在肉联厂门口有岔路,一条指向东,往洗马方向的;一条指向南,往散花方向的。走散花方向,过浠水酱菜厂,过县中医院和锅炉厂,再过云路村(南岳庙)就到了浠水茶厂。茶厂对面就是三中。
      我在三中复读那一年,骑车为主,从柳界公路骑过来,一路过朱店、夏凉、麻桥,沿着近街桥进清泉镇,走的是丽文大道新大桥这条路,老大桥那条路走的少。
      三中坐落在云路村头的一个山包上,与茶厂隔着一汪池塘。
      三中不大,居然是一所有着初中部和高中部的完全中学。1988年秋天的三中校园,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没规制好的大杂院——这或许是我一直对它难以产生好感的原因。
      三幢教室靠院子南边,呈东西向,坐南朝北。一幢红砖红瓦的四联平房,是高三(1)班(文科,应届)、高三(2)班(文科高复)、高三(7)(8)班(均为理科高复);一幢新建的四层楼房,每层有四个教室,集中了大部分的班级;这两幢教室是在一条线上的。
      在它们的前边,还有一幢白墙黑瓦的平房,好像有六间教室,属于初中部。
      三幢教室的背后,更靠南边一些,是一幢旧教室改造的男生宿舍。
      三幢教室的东边,与男生宿舍一墙之隔,位于校园的东南一隅,有三联精致的小平房,红砖红瓦,是学校校长书记们住的地方。
      女生宿舍和大部分青年教师的宿舍则在院子北边的山包上;再靠北边就是围墙,三中的这一段被围墙下,一长排低矮的建筑,农村孩子一眼就认得出那是猪圈——这各学校里居然有那么大一块区域是养猪的地方!
      女生宿舍和青年教师宿舍的西边,似乎又有个院子中的院子,那是食堂。三中食堂伙食并不让人“奶色”,学生总爱往外跑,去茶厂、毛巾厂甚至更远的轴承厂、氮肥厂搭伙。我在三中复读一年,也没有做到天天吃食堂,所以对这个院中院,印象比较模糊。
      校园的正中是操场,操场的东边是一段高高的围墙,沿墙有一排更高的钻天杨;这段围墙与北边那个山包交界处就学校的大门和二层楼的教工食堂,大门并没有门,是一个出口,出口处有一个作为小卖部的平房建筑,从外面看上去那更像是学校的传达室;小卖部和教工食堂的二楼连为一体的,教工食堂的一楼是下沉的,明显比操场的地面低,所以食堂的一楼出口处又是一个不显眼的小院子;校门外边正是连接三中和茶厂的那一条塘堰;操场的西边是一处低洼,不像是池塘,却常年有水;水边还有一幢红砖红瓦的教工宿舍。
      当年的三中校园,说它是县城关的学校吧,楼房只有一幢,几幢瓦房红黑杂乱,没有章法地分布;说它是农村学校吧,却看不到青山绿水。就像中年汉子续弦的媳妇,在公婆的嘴中、在子女的眼里,总是没得一丁点好。
      八十年代,在浠水人眼里,说重高,那只有浠水一中;说普高,也只提洗巴团(洗马巴河团陂);二中是城关子弟学校,乡下人都不提它;三中原来叫十月高中,虽然也在城关,却和兰溪、蔡河、竹瓦一道,统统叫农中!
      三中的前身,是浠水的一所农中十月高中。农中里自然就有种田养猪之类的课程,学生在这里学过养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您说,1988年在三中校园北边的山坡上,看见一大片猪圈有什么可奇怪的!
      但是,1988年的三中其实应该叫新三中,因为它靠着那几年的高考成绩,逐年上升,脱掉了农中的帽子,成了能与洗巴团抗衡甚至略胜一筹的普高。又凭着它在县城关的地理优势,三中迅速成为全县高考落榜生高复首选地之一。
      只是在今天,再也回不去的浠水三中,我叫它老三中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