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卷”受热捧 馆藏文物“活”起来
©原创
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王路港
2024年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考察时强调:“古代简牍非常珍贵,是我们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要善加保护,做好研究。要不断通过考古发掘,为国家历史提供更多不容置疑的佐证材料。”在我县,就有这么一份古代科举试卷,它是浠水文脉的见证。如今,它走出了博物馆,走到了市民身边。
浠水河畔,兰溪集镇,半月一次的乡村赶大集正在火热开市。新鲜的蔬菜、活鸡活鸭、乡村土猪,各种农副产品摆上案头售卖,好不热闹。在集市入口处,一个售卖文创产品的摊位,没有热情的推销广告,依然吸引了不少居民的目光。
兰溪镇居民 邓习平:陈沆代表浠水的文化代表,他是独一无二的,我准备临摹他的试卷文字,看着很新奇。我第二次在这里看了,看中了镇纸和绸子。
让邓习平爱不释手的文创产品“状元及第卷”,正是依据浠水人陈沆在清嘉庆二十四年高中状元的试卷创制,是浠水文创的拳头产品。
县农文旅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陈海军:我们通过博物馆的珍藏,把他的当时中状元的试卷,真正的做成了文化产品,让他活到群众的身边去。通过推广能让所有的学子能够喜得高中,这个产品让他真正的火起来。
陈沆被誉为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作品针砭时弊,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受到时人推崇。浠水县自古崇文重教,建县1560年来,孕育了北宋名医庞安时,明朝宰相姚明恭,清朝文武状元陈沆、文质和110名进士、418名举人,近代更走出了新儒学大师徐复观、闻一多等文化名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陈沆进士及第卷就是其中的代表。
县博物馆古籍部主任 叶映红:这个状元卷,也就是我们浠水的一些文创产品的源头,它也印证了我们浠水文峰昌盛的渊源。 走进浠水县博物馆古籍善本库,四万两千多本线状书籍陈列在红木书柜当中。泛黄的书页,透露出岁月的沧桑,但书页上的文字,是民族不朽的财富。这批书籍中一、二、三级藏品1000余件,其中善本书1187册,志书132种,收藏古字画2100余件,有董其昌、刘墉、杨守敬、梁启超、张之洞等名人名作,清嘉庆24年状元陈沆殿试卷也在其中。 县博物馆古籍部主任 叶映红:浠水博物馆在全省的县级博物馆里是文物存量最多的一个博物馆,被评为了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我们馆藏的古籍书按经史子集五部分类,其中最珍贵的是我们馆藏的一级文物徐文长三集明刻本。
这么大批量古籍的留存,是时代的幸运,更离不开当地崇文重教的风尚。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古籍曾大面积遭受损毁,当地不遗余力收集古籍,妥善保管至今。
县博物馆馆长 徐良:建国后,我们的历代(届)县委、县政府,对我们的古籍线装书和文物保护事业特别重视。我们从全县各地方搜集收藏在民间的古籍,放到县博物馆里,一直留存到现在。
如今,这批古籍得到高度重视。始建于1951年的浠水博物馆,是国家二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每年拨款,专门立项对古籍进行保护修缮。
县博物馆馆长 徐良:国家文物局、省文旅厅对我们的古籍线装书立了很多的保护项目,每年我们进行一些古籍修缮、修复工作。目前,县博物馆已经进行了三次古籍修复,每年都修复了100多册。
如何让馆藏文物活起来,我县在文物研究和推广上做文章。截至目前,全县依托东坡文化、闻一多文化、杂技文化、状元文化开发文创产品,各类文创产品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较去年同期翻两番。
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 王峰:我们立足浠水特色文化,重点挖掘状元、杂技两大优势文化元素,我们将融入全市东坡三宝竞技大舞台,按照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互动性与时尚性相结合的原则,推动馆藏文物和非遗合化利用,依托多彩旅游路重点景区地标优品馆、新型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开展场景式铺货售卖。 (作者: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王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