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融媒体记者洪甜甜 王路港报道:浠水县竹瓦镇石佛村能人陈新凤潜心钻研花菇生产、加工和销售,借力国家政策扶持,一步步做大做强菌菇产业,让小小花菇为乡亲们脱贫致富铺开“花路”。
眼下暑气渐消,正是生产菌菇的旺季。竹瓦镇石佛村党群服务中心旁边空地上,一条10人组成的小型流水线正在忙碌,将搅拌好的原材料铲入装袋机,密封扎口。贫困户张艳枝蹲在三轮车上,将密封好的菌棒码放整齐。活儿不累,收入也令她满意。
竹瓦镇石佛村五组贫困户张艳枝说:“一天80块钱,一年两万多块钱,在家门口又方便。”
陈新凤说:“这段时间一直好忙,每天接近30个人。从7月28号开工到现在,生产了接近10万棒。”
2018年,陈新凤回乡创办了福欣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创业的初衷,是想在赚钱之余,能为乡亲们“做点事”。
陈新凤说:“我每次回来看到村里人没事做,劳动能力不强的人出去打工也没人要,我就想回来搞一个基地,让这些贫困户能就业,也带动一下当地闲散的劳动力,当时真是奔着这个想法回来的。”
发展食用菌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关键。合作社引进有“香菇之王”美誉的花菇。花菇比普通的香菇经济价值要高,一般市场上高于它(普通香菇)的三倍,市场竞争力优胜于普通的香菇。这种花菇工序多、技术要求高,陈新凤专门从随州聘请了技术员,全程指导花菇种植,同时,不断引进和更新品种,迎合市场需求。陈新凤说今年准备新进三个(花菇)品种,根据市场的要求,品种不断的在更新,才能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从2018年的2亩到如今的300亩,香菇基地规模日益扩大,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在基地务工。
陈新凤说:“我们基地只要有劳动能力的人就可以做事。70多岁的老人可以给我烧火,婆婆可以给我捡菇子装袋。我这儿一年要安排贫困户50人,一年发放的工资应该超过30万吧。”
作为村里的扶贫支柱产业,陈新凤的香菇基地也享受到了国家扶贫政策和县政府的扶持,先后获得30万元扶贫政策资金,新建160立方米保鲜冻库,购置烘干设备,800平米春栽棚也正在建设当中。疫情期间,县政府将合作社的香菇纳入“浠优网”电商平台,帮助销售滞销香菇。
熬过了疫情寒冬,陈新凤的香菇基地今年将迎来“丰收年”,预计年产量可达30万斤,产值300万元。合作社申请的“浠川食福”通过了国家扶贫产品目录网,香菇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城区定点商超和武汉、南昌等地,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