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关注!黄冈:全年计划开工重大项目800个

微信图片_202502190856572.jpg

《湖北日报》2月19日12版

↓ ↓ ↓

稿定设计-1.jpg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曹雯 通讯员 卢佳 耿文辉 陈钦


微信图片_20250219085656.jpg

黄冈高新区,湖北铭普光磁光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员工在无尘车间赶制光通信核心器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行走黄冈大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全面铺开,城市发展的巨大潜力、强劲动能充分释放。


GDP站上3000亿元新起点,黄冈市委、市政府把2025年定为“项目建设年”。2月8日,“新春第一会”释放强劲信号:依托都市圈、辐射大别山,全力开展项目谋划、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争资争项,5年冲刺5000亿元。


稿定设计-2.jpg


“力争新开工亿元项目650个以上、新入库投资2000亿元以上。”黄冈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语掷地有声,重大项目正挑起发展大梁,成为推动黄冈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一去二三里,处处是工地。”工业大市武穴137个在建亿元项目加速推进,多式联运综合码头、武穴港智慧物流产业园、疏港铁路专用线全面加紧建设。武穴市委书记胡昊表示,新的一年将谋划项目1785个,亿元以上项目327个。


目光聚焦蕲春,蕲水灌区新建扩建工程等一批国家投资的重大基础设施加速建设;立足于早,该县已谋划2025年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50个以上,总投资650亿元以上。


新的一年,浠水目标明确: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国债、专项债项目资金35亿元以上;力争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0个以上,新入库项目投资180亿元以上。


黄冈“项目建设年”动员大会明确,全市将全力以赴争资争项,争取“两重”“两新”、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占全省比重10%以上,力争达到100亿元;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含特殊专项债)资金130亿元以上,助力扩大内需、激发发展活力。


财税政策加力,黄冈经济发展的底气持续增强。


稿定设计-3.jpg


2月12日,武穴港区铁水联运项目综合码头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在进行面层施工、廊道安装,转运站、变电所已大体成型。


微信图片_20250219085657.jpg

工人在武穴港区铁水联运项目综合码头加紧施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1号到4号码头已完成95%,可比原计划提前8个月完工。我们正铆足干劲,争取3月起为企业提供运营服务,预计今年货运吞吐量可达480万吨。”项目部经理郭睿说。


该项目新建6个5000吨级泊位和全长18.37公里的疏港铁路专用线,首次将京九铁路与长江水道连接。建成后,将成为大别山地区、豫东南地区的出海口。


新年伊始,黄冈各地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持续刷新“进度条”。


大别山腹地,机声隆隆、工程车穿梭,投资过百亿元的“超级充电宝”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正加紧建设,上库主坝、下库基坑雏形已现。


“这是‘十四五’以来我省进展最快的抽水蓄能项目。”罗田平坦原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大为说,现已完成投资34亿元,全线完成工程总量的三分之一。


重点项目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和“加速器”。截至目前,黄冈市已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70个,一季度计划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41个,全年计划新开工重大项目800个。


稿定设计-4.jpg


正月初三,英山举办2025年“暖冬人才”计划活动,现场签约汽车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项目24个;


正月初四,武穴举行2025年“政企齐聚谋发展、携手共建新港城”招商恳谈会,与海南省武穴商会会长张小龙等返乡企业家共话合作;


正月初五,浠水召开迎新春座谈会,签订黑豹生态物流产业园合作协议,与腾丰机械、佛山市进达机械等多家公司签订产业合作协议……


在黄冈,团拜会、茶话会、恳谈会、推介会轮番上阵……过年招商,已成为黄冈的一大“年俗”。


1月25日,黄冈2025年招商引资“开门红”活动,吸引全国各地的200多名嘉宾和企业家参与,190个项目铿锵落子,涵盖光电子、化工、环保、农业、科技、新能源等领域。


投资60亿元建设的零碳鸡蛋产业链发展项目花落浠水,将从做好一枚“零碳鸡蛋”开始,促进浠水蛋鸡产业、中草药产业、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打造一二三产融合、低碳发展的浠水模式。


从“一根丝”到“一匹布”,黄梅县“牵手”盛发印染科技产业园项目、华丰龙赛尔纤维项目,龙感湖签约再生聚酯纤维生产项目、宏灿纺织智能织机项目等10个现代纺织项目,紧邻的两地共同推动纺织这一传统支柱产业“老树发新芽”,加速迈向现代纺织产业集群。


元月以来,黄冈聚焦“2+2”强县富民产业,共组织开展招商活动403次,新增在谈项目266个,新签约项目248个。


图片










标题 (1).png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通讯员 郭斯 鲍帆


2011年,1012亿元;


2018年,2035.2亿元;


2024年,3216.65亿元;


GDP总量首破3000亿元,对黄冈而言,不仅在于总量的跨越,还在于增长动能的转换,带来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
1.png

历史性的突破,只有放在历史维度中考量,才愈发彰显价值。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黄冈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3.83亿元。黄冈GDP从1000亿元跨入2000亿元,用时7年;GDP从2000亿到3200亿元,只用时6年。


放眼全省,黄冈GDP增速6.2%,分别比全省、全国高0.4个、1.2个百分点;黄冈GDP占全省比重,近五年由5.0%提高到5.4%。


“面对各种复杂困难的局面,我们经济规模实现跨越的用时在缩短,在全省的块头变大,这充分体现了黄冈经济发展的成色。”黄冈市统计局干部王小兵说。


从产业来看,一二三产占比为18.9∶33.0∶48.1,这个传统农业大市的第一产业占比降到20%以下,以工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占比超过30%,其中工业增加值828.80亿元,增长9.3%,高于全省2.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8%,表明黄冈工业挑起了“大梁”。


在王小兵看来,GDP总量突破3000亿元的背后,是黄冈经济结构和质量的持续优化提升。

2.png

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加速跑,是黄冈工业挑大梁的底气之源。


纯度达到99.99%,拥有100多项专利,尚赛(黄冈)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新材料,既为武汉光谷的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面板巨头配套,也成功进入三星、LG等国际品牌供应链。


“我们生产的材料能使面板发光效率提升10%。”尚赛新材料负责人穆元元说,去年6月一投产,订单就不断涌来,当年产值达5.2亿元。


光电新材料产业是湖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等生”,依托“研发在光谷、生产在黄冈,头部在武汉、链条在黄冈”这一产业协同优势,围绕长江存储、华星光电、712所,黄冈去年一口气引进26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230亿元。


黄冈是典型的农业大市,长期面临“工业腿短”难题。对此,黄冈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去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2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连续41个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均过百亿元。


弧光闪烁中,焊缝误差不到1.5毫米。位于团风县的湖北鸿路钢结构有限公司,以技改赋能,智能焊接机器人大显身手,助力企业产值突破70亿元,成为“中国钢结构产业基地”。


黄冈市经信局局长曾晓东说,黄冈工业技改投资去年增长14.6%,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61家,今年将以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推进100家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全年实施技改项目350个以上。

3.png

一株蕲艾,卖干艾叶每公斤15元,加工成艾条可卖45元,做艾灸服务可增值到100元。


一只大别山黑山羊,80斤毛羊仅卖2400元,进入盒马鲜生供应链,实现综合价值5000元,翻了一番。


它们身价的上涨,源于黄冈市实施的“一品一链、多县一链”工程。


黄冈大宗农产品体量大、特色农产品数量多,但二三产与一产脱节,种植养殖得不到精深加工和商贸流通有力支撑,产业链、价值链较短。


围绕蕲艾、蛋鸡、中药材、黑山羊等主导产业,黄冈倾力打造12个农产品特色供应链平台,让大别山物产更好出山。


微信图片_202502190856571.jpg

工人在李时珍国灸集团(蕲春)生产蕲艾大健康产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蕲春县让蕲艾形成一二三产联动、上中下游一体、产供销互通的完整农业产业化体系,去年产值达到163.91亿元,比上年增长28%。


全国每100枚鸡蛋就有1枚产自浠水。去年2月,浠水组建“蛋多多”供应链公司,线上提供拼单集采、交易撮合等服务,线下提供检测、金融等功能,带动2万多农户上链增收,2024年产值约83亿元,今年目标直指120亿元。


做好“土特产”文章,黄冈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2.11亿元,增长3.7%。



图片










标题 (1).png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通讯员 肖杰 付方志


分段、焊接、打捆、缠胶、检测……2月14日,立讯精密工业(湖北)有限公司,一捆捆颜色各异的汽车线束从生产线上鱼贯而出。


“汽车线束是汽车的神经网络系统,没有它汽车将寸步难行。我们的客户有长城、奇瑞、小鹏等车企,这几年订单源源不断,总部正在追加投资,加快释放产能。”公司总经理明安林说。


2021年落户麻城以来,立讯精密实现“四年签三期”,去年产值突破16亿元,以生产新能源汽车充电枪为主的三期项目一季度开工。


以立讯精密等为龙头的麻城汽车零部件产业,去年完成工业产值133亿元,同比增长28%,跻身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2024年GDP迈过500亿元大关的麻城,在汽车零部件产业之外,绿色石材产业工业产值也高达253.5亿元,创造3个中部“第一”:开采规模第一、加工能力第一、先进装备第一。


麻城市委书记汪国兵说,将立足本地石材产业市场优势,更大范围整合石材资源,由开采加工向贸易流通升级,今年拟再引进投资30亿元的荒料交易大市场等项目。


立足比较优势,黄冈各地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主攻深加工基地和大流通平台,壮大县域经济。2024年,黄州区生命健康、红安县建材家居、麻城市绿色石材、麻城市汽车零部件、武穴市医药化工、武穴市新材料等六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工业产值均过百亿元。


作为武穴市医药化工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祥云集团2024年产值达120亿元。“我们将努力延长产业链,总投资255亿元建设新祥云新材料产业园,实现以生产农业级磷肥向电子级精细磷氟化工产品转身,待三期项目全部建成,预计实现总销售收入220亿元。”董事长胡华文说。


以金牌厨柜为龙头,红安泛家居产业园已吸引14家产业链企业签约入驻,是当地近年来发展最快的特色主导产业。2024年,红安县建材家居产业工业产值达115.69亿元,成为革命老区红安首个百亿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