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战“疫”】坚不可摧的人民防线

“这是一场黄冈人民万众一心、不胜不休的大战大考。”

10月12日上午,在黄冈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市委书记刘雪荣讲述一个个平凡英雄的抗疫故事,让不少参会人员感动不已、热泪盈眶。

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吴雪花夫妇战斗在生命营救最前线。在同一个医院里,夫妻两人相隔不过数百米,却十多天不曾见面。

“最美的姐”李红梅,志愿加入应急保障车队,往返于隔离点和医院,无差错转运密切接触者、接送出院患者200多人次,绽放出“红梅”傲雪的动人气节。

黄州区赤壁街道办事处青砖湖社区党委书记舒文江,从早到晚奔走在街头巷尾,上门劝说跑不停,“方言广播”播不停,兜里手机响不停,群众亲切称他为“三不停书记。”

57岁的市疾控中心干部张军浩连续抗疫16天,突发心梗,英勇殉职。3天后,他27岁的儿子张炫呈上请战书,奔赴抗疫一线,立志完成父亲遗愿。

……

2月15日,市公安局民警在雨雪中坚守抗疫一线。全市公安民辅警克服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忠于职守,全力保障社会稳定。记者 余涛 通讯员 黄磊 摄

这是一次由先锋引领的冲锋,是一场人人都是战士的人民战争。

我市400名荣获全国、全省、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的先进个人中,有舍生忘死的“天使白”,有忠诚履职的“守护蓝”,有乐于奉献的“志愿红”,有奔走在街头巷尾、村组垸落的基层干部,有慷慨捐助的企业家……

在他们身后,全体黄冈儿女肩并肩、心连心,筑起了阻挡病毒的钢铁长城:全市11516名医护人员同病毒短兵相接,与病魔连续作战,20多万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5000多名网格员全天候上岗,17万名志愿者参与战斗,广大市民宅家坚守,同心抗疫。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750万黄冈人民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夺取了黄冈疫情防控的决定性成果,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了黄冈贡献,生动诠释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聚民心——诠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维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战胜疫情是一场全民战争,首先要稳住民心,凝聚人心。

病因不明、来源不清,无预防疫苗、无特效治疗药品……

在传统的新春佳节,“封城”“禁足”,一次又一次推迟复工、延迟开学……

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来势汹汹,人们正常工作生活秩序被打乱,惊慌恐惧、焦虑不安如乌云般笼罩心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群众更多知道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对坚定全社会信心、战胜疫情至为关键。

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回应群众关切,凝聚人心。

科学引导“聚民心”——

“我当初有过激想法,真是不应该。”回想抗疫时的点滴,黄州西湖社区的李女士感慨万千。疫情期间,她原本在一家超市卖菜送菜,但2月份,她所住楼栋有确诊病例,封楼后她不能去超市上班,一家三口没了经济来源。当时因心理压力大,她一时想不通,准备采取过激行为。

“真的感谢党委政府在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引导。”说着,李女士打开手机,找出保存的抗疫期间市委、市政府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致市民朋友的4封信。

一字门社区成立出租车进社区志愿者服务队。

不仅是李女士,我市许多市民都对这4封信印象深刻。

1月21日,我市首次确诊新冠肺炎12例。针对少数市民的恐慌焦虑,1月22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向市民朋友发出了第一封公开信,号召广大市民相信科学、沉着应对,按照应急响应要求和专家建议,迅速行动起来,人人参与、联防联控。

2月17日,我市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家封闭20多天的市民有的放松了警惕。当天,市委、市政府及时向市民朋友发出公开信,感谢广大市民的奉献坚守,讲明彼时抗疫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呼吁大家坚持坚持再坚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2月29日和3月18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分别向市民朋友致信,希望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参与到“清零行动”中来,密切支持配合,构筑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提醒市民,我市“四类人员”全部清零并不等于疫情结束,要慎终如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格遵守有序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各项要求。

“这4封信,回应了我们这些宅家市民的关切,与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相通,就能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自觉行动。”抗疫期间,一直在家乡罗田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曾凡林深有体会地说。

春节前的1月20日,曾凡林和弟妹一家8人从上海回到罗田县河铺镇探亲。封城后他们一直宅在家乡,给学生上网课的同时,积极投身家乡抗疫,组织捐款捐物、做心理辅导志愿者,直到3月25日离鄂离黄通道解封,他们才返回上海。

保障民生“暖人心”——

当“暂停键”被按下,一时间,所有人突然有了痛感。

封城封路封楼,绝不能一“封”了之。

如何尽力保障黄冈人民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如何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与维持经济社会发展间寻求平衡,选择“重启”时机?

每一个问题,都考验着决策者的治理能力与智慧。

“民生连着民心。无论多么困难,都要想尽办法稳供给、稳市场、稳物价,决不让群众锅里没米、桌上没菜。”市委书记刘雪荣,市委副书记、市长邱丽新多次深入商超、农贸市场,实地调研物资供应情况,把脉问诊,千方百计保民生保供应。

在稳物价上,我市统一调度全市149家大中型商超、8家农产品交易市场和14家农贸市场安全有序营业;从2月27日起,政府启动物价补贴,对猪肉每公斤补贴4元,对价值50元的基本蔬菜包每包补贴10元。

在配送上,发动下沉干部、村(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实行战时“宅急送”,做到群众点单、超市配送、干部跑腿,服务上门,打通配送分发“最后一公里”“最后100米”。

对新冠肺炎患者和病亡者家属,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进行生活物资救助,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行包保服务。

“馒头、牛奶吃腻了,能换一下口味吗?”2月初,一位被隔离的老人在微信群中提出要求。第二天,黄冈中职集团食堂的供餐菜单上就增加了发糕、水饺、汤圆等10多个品种。

黄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利用无人机参与疫情防控,每天动态巡查2—3个乡镇多个村(社区),原始图像及时上传市局防控指挥部。图为无人机在对黄梅镇东禅、蔡枫、赤土坡等9个社区进行流动巡查拍摄,发现可疑流动人员实时进行不见面提醒,报告区段地面执勤员规劝处置。通讯员 王春虎 程国安 摄

“平时不起眼的小事情,封控期间都是大事要事难事。男同志头发长了,我们请志愿者到小区理发;黄州买不到的特殊药品,我们想方设法协调到外地购买;有人心理压力大,我们成了心理医生‘开心姐姐’……辖区一位身患癌症的独居老人,子女都在武汉,疫情期间我们每天上门看望,送米、送菜、送药。我们把居民放在心上,居民也会把我们记在心里。城区解封那天,她托人给我们送来了亲手做的毛线靴,她的女儿也在武汉解封后第一时间来到社区致谢。”黄州大地社区党总支书记林霞的抗疫故事,是黄冈战“疫”聚民心的一个缩影。

疫情期间,水、电、气、环卫等公共服务正常运转,750万人民的餐桌不曾断顿。一粥一饭,一鱼一肉,最抚人心。

权威发布“强信心”——

每天早晨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查看实时更新的疫情通报,心情跟着不断变化的数据波澜起伏——这是2020年春节黄冈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强信心,才能坚定抗疫自信。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作为舆论引导的重中之重。

1月25日到3月18日,持续54天,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每天准时发布“黄冈疫情速报”,让群众第一时间知晓疫情变化的最新态势和工作进展情况。

我市充分发挥新媒体矩阵聚集效应,根据疫情发展各阶段特点,发布中央和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重要通告、疫情动态、防控政策、疫情防控和健康教育知识、辟谣信息。疫情期间,全市新媒体矩阵共发布各类信息240期650余篇(条)。

疫情期间共组织专题新闻发布会(吹风会)10余次,市委书记刘雪荣面向全市直播电视讲话,收视收听超过600万人次,在关键时刻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组织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讲好黄冈抗击疫情故事,展现黄冈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

及时有力的新闻宣传工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凝聚了强大力量,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自信和底气!

汇民力——迸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小小黄安,真不简单,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1927年黄麻起义时,这首歌谣生动表现了黄冈老区人民紧跟党走、全民参战的场景。

“越是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们越需要传承和弘扬‘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老区精神。”2月17日,省委书记应勇来我市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

93年后,一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斗骤然打响。像当年一样,男将女将全民参战的场景在黄冈大地再现。

他们是万众一心的群体——

“我们已经将两个孩子和父母送回老家,没有后顾之忧。请求立即参战,不计报酬,无论生死。”1月22日,市中医医院内科医生周耿夫妇,最早向黄州区总医院请缨,自愿去惠民医院工作。1月22日,黄州区在医护人员中发出倡议,3天内收到1000多份请战申请。一度横亘在人们面前“无兵可用”的阴云,被这1000多滚烫的话语迅速驱散。

得知市防控指挥部要征用学校学生宿舍作为密切接触者隔离房,黄冈职院在黄州的223名教职工纷纷请战:整理打包学生行李,打扫卫生,清运垃圾,消毒消杀、检查维修空调、热水器、搬运物资……大家通宵赶工。老教师张知明累得走路腿发软,坚持不下火线;童辉老师前胸和后背塞的毛巾被汗水浸湿,能拧出水;许多人口罩湿透,眼镜起雾,头套出水……

历经3天的战斗,6491名学生的物品被妥善封存,打包物品约2万袋;约1300个含棉絮、脸盆、拖鞋等16件套生活用品全部到位;1250台电视机完成安装调试;13栋公寓楼及周边全面消杀。2月12日,1347个床位的黄冈职院隔离点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全市最大的隔离点。

黄州惠民社区党员志愿者坚守抗疫战场,默默奉献。记者 何国顺 摄

疫情期间,全市开辟194个隔离点、11.96万间隔离病房。每一个隔离点成功投入使用背后,是万众一心的伟力。

朋友圈中一条微信招呼,1月26日至28日,5000多人次市民戴着口罩、拎着工具箱、扛着拖把,赶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将春节过成了“劳动节”。1月27日晚9时许,市委书记刘雪荣来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查看改建进度。看到依然忙碌的志愿者,他叮嘱大家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深情点赞:“没有志愿者的劳动,三天时间我们不可能把一个水电都不通的工地改造成黄冈版‘小汤山’医院。我们黄冈的建设者是好样的!志愿者是好样的!黄冈人民是好样的!”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红马甲”。疫期期间,全市17万余名志愿者投身抗疫。在医院改造中,在转移物资时,在市民生活保障中……随处可见的红马甲、红袖箍、小红帽,绘就了疫情防控中亮丽的“志愿红”。

他们是紧跟党走的赤子——

“各位村民要听清,预防疫情不出门……”疫情期间,64岁的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初,在村民微信群中、在村里广播中反复唱起自编的英山民歌,让600多名村民牢牢记住了疫情防控的个人防护要求。2至3月,她每月手机费都在1500元以上,是正常月份的10倍多;但她说,全村没有一人染病,这比什么都重要。

装袋、切菜、称重、下货、转运、上货……疫情期间,为解决市民生活物资配送问题,市消防救援支队30名队员组成“119党员突击队”,每天一大早列队走进黄商,义务为黄商配货服务。这支平常为市民抢险应急突击的战队,在疫情中为保障群众的日常生活发挥出了强大战斗力。

为了医护人员、民警等能吃上一口热饭,两湘和饭店的老板钟和紧急召回3名服务员,买菜做饭送快递,为一线人员免费送盒饭,最多时日送餐1000多份。

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改建时,该院大批家属纷纷请战:护士甄妮的丈夫袁新,自告奋勇来到新院区,连续5天奋战在这里。在抬输液架时,一不小心崴了脚,依然轻伤不下火线;从美国留学归来的研究生查泽宇、18岁的济南大学学生张珂菡等一批90后、00后,不知疲倦协助接受捐赠物资处理、搬运医疗物资、为医务人员端水泡面。

3月14日,市区青砖湖路盛德小区党员志愿者在值守卡口分拣居民订购的生活物资。该小区是一个无物业管理小区,疫情期间,小区综合党支部联合市铁塔公司等单位下沉党员,全力保障业主正常生活物资供应,通过小区微信群及时向业主传达防控指挥部的指令和疫情防控信息。通过大家努力,小区始终保持着“零感染”。记者 周伟 摄

他们是朴诚勇毅的百姓——

在家就是战斗,居家就是奉献。

“勤洗手,身穿暖,洗头洗澡衣勤换;勤通风,勤开窗,莫让邻人家门钻……”黄州市民陈金梁针对自我防护创作的顺口溜,被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宣传组制成音频广泛发布。教历史的廖老师每天在上网课之余,挤出时间坚持为200多名初一学生“粉丝”实时播报疫情大事、历史故事、家庭琐事,深受学生欢迎。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周洋,因疫情在家乡小镇封闭4个月,他记录了封控状态下的黄冈生活,是我市普通百姓宅家战斗、守望相助的一个缩影:

衣——2020新年,省去了外出前繁琐的装扮,留在幸福的小窝,舒适的旧衣与熟悉的家人让这个冬天有了别样的温暖。

食——小吃部和餐馆停业,聚会禁止、蹭饭谢绝。这个冬天黄冈的美味,出自家里那口用了许多年的小炒锅。

住——民风淳朴的黄冈市民在面对疫情都有着良好的警惕性,大家自发居家隔离。为了监督大家不要松懈,基层干部在各大马路的执勤,像无人机这样的高科技设备也投入应用。

行——一声令下,出入黄冈的公共交通全线停运,各大公路国道也随即封锁。不管是留在外地或是回到黄冈,是暂时停泊或是守在家中,都是自我隔离生活的开始。

他们是不胜不休的战士——

2月24日下午3时30分,正在执勤的英山县禁毒大队民警刘强松接到市公安局的“强制休息令”,一起送达的还有一张绿色的离开英山的通行证。

1月21日以来,刘强松每天在英山县人民医院卡口执勤,对全县确诊、疑似、隔离人员进行涉毒筛查。而他的母亲此时正因脑梗在浠水住院,每天只能靠吸氧维持生命。

得知情况后,经市公安局批准,英山县公安局副政委程钢代表局党委来到刘强松执勤的地方,向他宣读“强制休息令”,要求他立即停止工作,回家照顾母亲。

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护士吴凡,强忍丈夫离世的悲痛,毅然投身抗疫,每天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渴了、饿了,忍着,“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医者仁心,多么崇高的境界!

“我是打不死的小强。”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黄虎翔,1月18日病倒在抗疫一线,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病床上,他手机不离手,通过微信看CT影像、视频,讨论病例,忙于“隔空会诊”。出院后他再次出战,在城区各疑似病例隔离点进行巡诊和筛查。

黄冈市中心医院介入室护士程财强,父亲初一突然病逝,他仍然坚守抗疫一线;正月初六原是他和同在医院工作未婚妻的婚期,但他们选择延迟婚礼;面对最前线医护人员紧缺,他选择和未婚妻一起到隔离病区一线做护理。

罗田一家5“战士”分别战斗在一村一镇一县一市抗疫第一线的故事刷爆朋友圈:母亲王桂香是罗田胡家大塆村村医,每天穿梭在村里各个塆落,监测村民体温、普及防控知识;父亲彭友朝是骆驼坳镇卫生院医师,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平均每天接诊病人20人左右;同为医生的儿子彭拯主动报名,支援收治确诊病人的定点医院——罗田县第二人民医院;儿媳饶菲菲是罗田县万密斋医院主治医师,在医院住院病房和发热门诊轮流值班;女儿彭瑾是黄冈市中心医院主管护士,从黄州胜利街院区转战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集民智——汲取“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充分激发广大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我们就一定能够使最广大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不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辉煌。

以人民智慧对抗空前灾难,以人民伟力诠释中国力量。市委、市政府千方百计汇聚群策群力,紧紧依靠人民抗击疫情。

为减少感染风险,破阻隔之难,民间发明创造层出不穷——

黄州江岸名都有10栋990余户,居民4000余人,其中春节从武汉返乡47户,还有确诊病例。

为减少因手工登记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小区综合党支部书记郝诗光经过多日反复试验,2月5日编制出小程序对小区出入人员进行管理。

“这个发明非常实用,”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登记信息就快速进入系统:出入时间、事由、随行人员和物资在后台形成大数据,随时可查询可导出。

同时,该小区还率先使用下沉党员管理服务平台,对下沉小区参加门岗值守和包保党员实行打卡计时积分制,让下沉党员沉得下、有事做、做得实,实现了从自愿者到志愿者的角色转换。

为解决社区人手不足,黄冈高新区对接相关企业,研发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疫情排查系统”。通过该系统,居民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将家庭成员信息、联系方式、健康状况等内容一键报送,后台自动统计、分析大数据,减少摸排和统计的工作量。

“刚开始靠入户排查,靠纸笔记录,回办公室后再录入电脑,工作量很大。现在不仅方便,也减少了感染风险。”黄冈高新区电力家园小区下沉党员杨艳琴说。

市区聆湖春天小区居民,在实际工作中摸索物资领取无接触式五步法:第一步,核对验收;第二步,分拣到户;第三步,制标贴标;第四步,批次通知;第五步,自行领取。

面对无预防疫苗、无特效治疗药品的困境,用创新思路攻克救治难题——

英山县人民医院医疗组在患者病情出现反复时,打破常规大胆采用高剂量“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同时邀请河南名老中医庞国明远程会诊,以“一天一方”的方式对患者辩证精准治疗。通过“重典治乱”,英山县与湖南援英山医疗队阻止了7名患者的病情向重症化发展。全市积极推广了英山县“冲击疗法”和中医药使用的救治经验。

黄冈有着中医药的悠久历史和持续传承。1月23日,黄冈市中医医院第一时间进行中药预防方剂的调剂、浸泡、煎煮、灌装等工作,每天按时将近3000袋中药配送到30家市区医疗机构及疫情防控相关单位,免费提供给疫情一线医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预防性服用,发挥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等作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

对于新冠肺炎康复期存在肺部病灶人群,黄冈市中医医院组织中医专家团队,制定了专门针对康复期患者肺部症状的“新冠肺炎康复1号方”,用于临床辅助治疗,有效改善患者气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不适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肺部炎症吸收。

蕲春县将蕲艾等代表性中医药创新运用到治疗过程中。他们推出中医药+运动治疗的“组合拳”,通过采用蕲艾烟熏、热敏灸、中药泡脚、中药方剂等中医药方法,结合八段锦、体操、洗手舞等运动方式,提升诊疗效果。临床实践证明,为新冠肺炎患者实施的热敏灸疗法,可益气温脾、透热、传热、身烘热,成效喜人。

2月20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隔离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的留观人员在办理解除隔离手续。随着防控不断升级,全市严格落实“四类人员”分类集中管理措施,坚决阻断疫情传播。记者 周伟 吴娅婷 摄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750万黄冈儿女,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每一个岗位、每一个普通人都在为抗疫贡献自己的智慧。

“今年过年不串门,上门的都是敌人”“出来聚会不要命,一起搓麻要人命”……疫情期间,全市城乡一大批乡土气息浓厚的标语,让抗疫宣传显得风趣幽默,令人过目不忘;黄梅腔、麻城腔、武穴腔……疫情期间,各地群众自发制作了方言版抖音视频,宣传防控纪律和知识,不少成为爆款产品。

“医护人员拯救人们的身体,我的任务就是拯救心灵。”湖北静远心理咨询中心高级心理咨询师张静带领52名心理咨询师,24小时在线服务,引导大众戴好“心理口罩”,齐心协力阻击疫情。疫情期间,共接待心理救助4500多人次,为人们心里建一座温暖坚固的房子,走过疫情至暗时刻。

飞黄教育董事长兼CEO、知名积极心理学教练陈红利,在虎牙“泓澧老师”直播间,以“疫情之下积极情绪的力量”为主题进行直播讲座,深受欢迎。

黄冈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这力量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走过寒冬,疫去春来,山河无恙。

惊心动魄的抗疫实践告诉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十月金秋,原野一派丰收景象。虽然疫情还未彻底结束,但黄冈已焕发生机,活力四射:田间地头稻浪滚滚,工厂车间热火朝天,港口码头吞吐不断,商场楼宇灯光璀璨,大街小巷热闹一片……

人间的精彩不可辜负,世上的奇迹有待创造。为了人民,发动人民,依靠人民,黄冈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