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千年忆浠城
文:石泉
浠水县城在浠河中游,现名清泉镇,其历史悠久,要从浠河说起。
浠河的历史,一般人只追溯到五水的记载。“希水”名前,浠河叫什么名字呢?告诉你吧,在远古的时候,浠河叫匡河。
远古时,大别山与庐山被认为是一个山系,称为匡庐,其中匡山是专指大别山的。到了禹贡时期,因为此山南北气候环境大别,植物分布不同,才有了“大别”之名(《禹贡》所载大别有争议,另一种观点认为大别即武汉龟山。
随大别之名的日渐提升,匡庐就成了庐山的专有名字。
虽然匡山之名从人们的记忆里淡出,但匡河的名字依然保留至今,只是以一种新的形式示现——如今浠河源依然叫匡河(在罗田),下游则改名浠河了。
浠河之名,源于希湖。希湖在哪里?有人认为就是摄湖。这肯定值得商榷,因为摄湖在巴河口而不在浠水口。提出这种观点的依据是希湖之水源于霍山,他不知当时霍山县境南抵潜山。
我仔细分析了《水经注》的记载:“西南流分二水,枝津出焉。希水又南,积而为湖,谓之希湖。湖水又南流,径噡县东而南流注于江,是曰希水口者也。”这段文字有几个关键词:西南方有支流汇入;水流至此南向;淤积成湖;县城东边。把上述条件综合起来,斗咀港地区最为接近。
浠水县名在历史上也有蕲水和兰溪等多种叫法,其中蕲、兰“皆为香草名”。蕲是野芹菜(明版县志持此说),兰即兰草花。
清泉镇在浠河中游,清泉之名源于清泉寺。从东晋大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清泉留有墨沼的历史推断,当时的清泉镇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从南朝刘宋政权元嘉25年(445年)设置希水(520年改希水为浠水)县起,清泉镇一直是县治所在。
清泉镇北依白石山,南临浠水河,东面有浠河故道环绕,西面有荷荡湖(今月湖)环绕,本为半岛,明末为防张献忠起义军袭扰,县令龚鼎孶组织民工开挖了斗咀港至月湖的护城壕沟,使清泉镇成为一座四面环水的“仙岛”。
县治依托白石山为护山,登瀛山(已毁)为案山,天马山为远案,青龙位有玉台山,白虎位有白虎山(俗称猪头山,在土门)。地势天然,风水上佳。
古时清泉镇叫什么名字现在无从考察,从《元丰九域志》等地理志书推测,宋以前疑为王祺镇,明清时设丽文(云路街)和拱辰(十字街)两镇,民国初合并为丽拱镇,抗战胜利后更名清泉镇,新中国成立后更名城关镇,1984年复名清泉镇。
根据明嘉靖版《蕲水县志》有关兰溪县“治在龙泉山南”的记载,古代清泉镇的中心在今镇中心东部,应在宋朝迁至现在的地方。明代隆庆年间才由按察副使(县志记载为按察使,与本人生平记载不符)赵贤和知县刘宪建构城池。清泉镇的发展走了一条由东向西,再向四周扩张”的路径。
清泉镇作为县治所在,既是政治、经济中心,又是文化高地。历代迁客骚人多临此地,留下了许多文化胜迹。
清泉镇的文化胜迹主要集中一河两岸古河道至三台段,从上到下,依次为:
羲之墨沼——凤栖山东侧,相传东晋政治家、书法家王羲之在晋咸康六年(340年)任宁远将军、江州(今九江)刺史后到过浠水,留有洗笔墨沼;
清泉寺——凤栖山南侧,为中国禅宗南派(慧能派)第九代法嗣紫玉道通于唐贞元六年开山始建,苏东坡、刘禹锡、王禹偁等文学大家曾到访,留有大量诗文;
绿杨桥——明《蕲水县志》载绿杨桥在凤栖山和龙泉山之间的临浠河处,清《蕲水县志》载在玉台山东侧;
陆羽茶泉——在龙泉山(即凤栖山)西南,相传陆羽曾到过浠水,释皎然同行,按陆羽履历推测,时间应在天宝十一年(752年)前后;
昭化寺——在玉台山北侧,清初由知县李振宗重建。相传为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开山兴建。按大师驻世时间推测,时间应在630年前后;
玉台丹井——在玉台山顶,相传为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炼丹用水井,附近还有炼丹洞,按张道陵的生平推断,张道陵到浠水应在90年前后,在他与弟子王长、赵升一起由河南桐柏山去江西云锦山(龙虎山)的途中;
文庙(县学)——在玉台山西南,明洪武七年(1375年)由知县赵季光在宋元县学旧址建,后继者多次维修和扩容;
南门礓礤——在南门河岸,明成化年间由知县潘钰新建,同时建有南河浮桥和回澜亭和叠嶂亭(后改时雨亭、倚云亭),后继者多次维修;
石壁回澜——在文庙临河处,相传曾刻有苏东坡题写“激湍”二字,现存“石壁回澜”四字疑为明末浠川大儒黄正色所书,邑人李明孺所刻(据上首王三知所写碑记推测);
三贤祠——为祭祀为浠水文化做出历史贡献的王羲之、陆羽、苏东坡三位历史文化名人所立祠堂。早年在凤栖山,后迁至玉台山神光观,明中期迁至文庙西侧县学生活区后面;
泝流光——在白虎山(猪头山)下、丽文大桥(新大桥)北侧桥基处,悬崖上曾有黄正色隐居处畏合堂;
龙潭秋月——在浠河南岸龙潭山崖下,曾有“击空明”三字传为东坡先生所书,明末有谭元春题诗摩崖石刻;
文昌阁——在龙潭山上,为明万历年间知县孙善继创修,清代知县蒋灿重修;
闲云楼——在文昌阁西,为明太常寺少卿官应震隐修地;
文峰塔——在浠河南岸雨标山(俗称龟形地),明末崇祯年间知县李大受兴建,后继者李汝璨完其功;除上述景点,在清泉镇区及周边还有关帝庙、秋影楼、庞真人庙、法华庵、关公义井、孙权城山、葛洪精舍(在葛公山、今名革命山)、月石山(今月山)、白荆山、金锣山(知音酒店后)等文化胜迹。
上述文化胜迹中,文庙(兰清时雨)、石壁回澜、绿杨春晓、龙潭秋月、玉台丹井、陆羽茶泉、羲之墨沼、凤山夕照被王禹偁誉为“浠川八景”,其中的陆羽茶泉、羲之墨沼、苏子绿杨、孙权城山、关公义井、葛洪精舍、道陵仙洞入“浠川十二文化胜迹”榜。
清初,鉴于古文化胜迹大多被毁,浠川大儒黄正色重新命名“浠川八景”。在黄八景中,有空明水石、川上流光、龙潭秋月、清泉梵响四景在清泉镇“一河两岸”。
清泉镇“一河两岸”在文化上的高光时刻随明太常寺少卿官应震回浠水隐居形成。因为官应震回浠水,使得官应震的隐居地闲云楼和城西白荆山成为当时中国文化名流聚集的场所。翻阅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竟陵派的两大领袖钟惺、谭元春都到过浠水,江左三大家中有吴伟业、龚鼎孶两位到过浠水。他们都在“一河两岸”留有诗文。
由于岁月的侵蚀以及战乱、人为的破坏等原因,上述文化胜迹几乎消失殆尽。浠水县委、县政府立足长远战略,于2018年底启动了浠水河生态综合整治工程,这项工程集水利防洪、生态修复、民生棚改、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产业发展于一体,突出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德政工程。已竣工文昌阁以公园的面貌示现,文峰塔在原地重修,还有其它一些景点也将以新的形象、新的姿态重现,彰显出崇文重教的战略眼光。文化的大繁荣必然促进经济的大发展,我们对浠水的未来充满了希望!(通讯员:石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