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冬季“隐秘杀手”一氧化碳

01一氧化碳的理化性质

一氧化碳,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物理性质上,一氧化碳的熔点为-205℃,沸点为-191.5℃,难溶于水,不易液化和固化。化学性质上,一氧化碳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能发生氧化反应、歧化反应等;同时具有毒性,较高浓度时能使人出现不同程度中毒症状,危害人体的脑、心、肝、肾、肺及其他组织,甚至电击样死亡,人吸入最低致死浓度为5000 ppm(5分钟)

02 一氧化碳中毒机理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03 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

轻型

中毒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为10%~20%。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中型

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黏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重型 

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04 一氧化碳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

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实际上,凡属含碳的燃料如汽油、煤油、木炭等,在缺氧而不充分燃烧时,皆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误区二

一氧化碳中毒冻一下就会醒。寒冷的刺激不仅会加重缺氧的状况,更会导致末梢循环的障碍,诱发休克和死亡。因此,发现煤气中毒,移出中毒环境以后一定要注意保暖,并迅速向“120”呼救。

误区三

有臭味就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是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的。认为屋里没有臭渣子味儿,就不会一氧化碳中毒,这是完全错误的。

误区四

一氧化碳中毒经抢救神志恢复就平安无事。经证实,神志恢复后,中毒者体内仍残留一氧化碳,身体缺氧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会导致头疼、记忆力严重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精神症状。只要把救治时间延长,就可防止后续症状。

误区五

火炉上放些白菜叶、橘子皮、松树枝之类,或放一盆水就可以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其实一氧化碳不能与白菜叶之类发生任何化学反应,且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因此这些东西都不能预防煤气中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