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融媒体记者洪甜甜 闫向荣 张萍报道:以改制为起点,湖北威风逆势突围,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华丽蜕变。在湖北威风改制20周年之际,《科经周刊》栏目组走进企业,解码威风汽配跨越式转型发展奥秘。
寒冬腊月,位于浠水城南洪山工业园的湖北威风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58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行,每月有13万支产品从这里运出,5000平米智能化生产车间也在紧锣密鼓进行设备调试。
技术工程师江水军告诉记者:“传统生产线需要四五十人,才能维持一个生产线的正常运转,现在的智能生产车间只需要三个人,生产节拍由原来的三分钟缩短到一分钟,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今年1月6日,是湖北威风改制二十周年庆。20年来,公司总资产由1093万元增加到2亿元,年产量由10万支提高到100万支,年营收额由900万元增长为2亿元。从生死一线逆势突围,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速迈进,湖北威风用了二十年。时至今日,谈起改制前的光景,董事长张佑来记忆犹新。
张佑来说:“改制前全厂基本趋于停产状态,工资,电费,税收,养老保险都很难的交上,2000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对我们企业进行民营化的改造改革,从国营走为民营。”
拨开前路的迷雾,改制后的湖北威风,决意摒弃小、散、乱的维修市场,转向配套供货。2001年,董事长张佑来亲自带领董事会成员,赴全国各地争取市场,签下了广西玉柴首批供货的意向合同。重型凸轮轴车间主任吴望军,当时是一名技术工人。他清楚记得,那段时间,大家爆发了空前的凝聚力,日夜赶工,创下了15天完成3000支成品的“威风速度”。
吴望军说:”当初设备比较落后,天标100根。接到了这个订单后,天标要达到200根。并且厂家规定是15天要交货,所以我们当时就24个小时,最低是两班倒,保证12小时的长白班,工人全部在一线,不分日夜地把订单完成。“
2003年起,随着玉柴配套供货量产阶段的来临,公司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年产销量以50%以上的速度递增。截止2007年末,公司年产量达30万支,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次年,洪山工业园100亩新厂建成投产,湖北威风首轮扩规,跻身中型企业。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汽车行业“寒冬”来临,如何在上游行业大洗牌中“逃出生天”?湖北威风决定加大技改和设备投入力度,以“质”取胜。
张佑来说:”08年以后主要的工作是要提高我们的质量、技术和人才培养,来保证我们的企业能够在这几年洗牌中不被洗掉。09年在技术投资方面是500万左右,设备改造是5000万左右,基础建设投了6000万左右。
自动化、高精度的设备投入,使湖北威风突破百万产能大关,为进一步开发配套市场奠定了基础。然而,要满足不同用户的定制要求,不仅要保证按期交付,还要在产品硬度、精度和难度上不断突破。湖北威风先后与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进行校企合作,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和3个专用试验室,组建起近30人的技术团队,不断加大新品研发,拿到了不少产品的“独家供货权”,将市场主动权牢牢把握在手中。
生产总监张锋说:“这个产品是我们给玉柴独家供货的,13升重型机。第一是它功率很大,凸轮整个表面硬度要求非常高,普通要求55度,这个最低要求就有63—69度,第二是它的技术难点,它是个凹面凸轮轴,这里面的轮廓度要求是相对误差是0.01毫米。玉柴这种大客户98%是用我们的独家产品,我们独家供应的产品可以达到50种以上。”
坚持创新驱动,打通配套难关,以近乎“苛刻”的工艺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供给质量,赢得发展主动权。2017年起,湖北威风迎来发展腾飞期,年销售额突破亿元;2020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公司仍然逆势上扬,销售额达2.3亿元。
张佑来说:“2021年到2023年我们整体规划已经有全面的布置,继续加大技术更新,从产品的横向发展,产品的附加值提升,把大马力做起来,把船机、铝制品、轴类做起来,把我们的产品做得更宽。”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湖北威风也开启了“863计划”的新征程,即通过重组高端重型生产线、引入智能制造等举措,用三年时间,实现产值8亿元,利税突破6000万,三年联合上市的战略目标,乘着新一轮科技革新的浪潮,向更远的征途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