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从沉寂到轰鸣:浠水这家制造企业拭尘焕生

货车鸣笛,机器轰吟,曾是星月金属制品公司(化名)的寻常乐章。但自2021年起,这片区域已许久未闻熟悉的加工喧嚣,工厂境遇也早已不复往日盛况。是什么让一家稳定运行的企业沉寂?近日,浠水法院倾心倾力化解一起行政协议纠纷,助力这家受困的制造企业拭尘焕生。
图片


图片
征地争议 政企共商方案
G318公路作为连接两镇的重要交通动脉,其改扩建工程势在必行。星月金属制品公司,恰好坐落于这条公路的东侧。为支持国家建设,该公司与某镇政府签订了征地补偿协议,同意出让7000余平方米土地并拆除部分厂房,以期在原址置换新地并获得相应补偿。协议中明确,政府需在2021年11月前完成土地置换及使用权审批手续。
协议落空 多年纠纷无解
2021年6月,星月金属制品公司的土地被收储,厂房依约拆除完毕。镇政府遵守协议约定,向星月金属制品公司支付了相应土地及附属物补偿款项,但置换土地直至2023年才交付,使用权审批更是遥遥无期,致使公司无法复工复产,陷入困境。
星月金属制品公司就征补协议相关事宜多次向政府反映情况并寻求解决方案。然而,因其前期在办理相关手续时未能积极配合,导致进展迟缓,未能及时取得实质成效。无奈之下,公司选择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镇政府继续履行征补协议约定的义务,并支付违约金及损失共计200余万元。
多次调解 实质解纷破冰
案件迅速进入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承办法官郑学平积极组织双方调解,力求实质性化解纠纷。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因多次诉求无果,对行政机关缺乏信任,而被诉行政机关因流程复杂难以迅速给出明确意见。
图片
郑法官深入分析矛盾根源,考虑到不应再增加涉诉企业的时间成本,且涉及监督政府践约履诺,于是多次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推动问题的解决。
浠水法院负责人表示:“行政机关作为行政协议的相对方,更应展现责任与担当,建议发挥行政机关负责人参与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关键作用。”
司法助力 共助企业稳健前行
8月2日,承办法官再次组织该案面对面协调。通过前期制发的行政机关“一把手”出庭通知书,被诉镇政府负责人出庭参与案件协调,针对争议焦点阐述行政机关立场,直面回应相对人的诉求。郑法官敏锐捕捉矛盾化解的契机,征询企业意见,双方开诚布公。经过持续四小时的磋商,就违约金赔偿等关键问题达成一致,当场签订调解协议。8月6日,星月金属制品公司收到浠水法院在司法送达平台送达的行政调解书。
“说实话,真没想到我们的案子能这么顺利调解。提起诉讼前,公司本已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如今收到调解书,太感谢法院了,我们厂又能重新运转啦。”收到文书后的星月金属制品公司负责人致电道。
图片
8月12日,郑法官对该厂进行回访。在新置换的土地上,机器轰鸣,建设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公司负责人表示,新的工厂预计将于12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计划利用获得的补偿款进行必要的设备升级和技术改造,积极寻求新的合作机遇,以更坚定的信心迎接未来挑战。

在积极发挥司法职能的过程中,浠水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司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搭建政企和谐新桥梁,全力打造公正、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浠水法院积极探索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机制,设立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发挥“一把手”在实质解纷中的引领作用,并依托“一案一书一讲”工作机制,有效化解涉企行政争议50余起。

(作者:湖北省浠水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