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卫健局:“医”路携手 让群众更有“医”靠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县卫健局精准对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健康需求,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构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联动协作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

12月21号,县人民医院10余名专家到乡镇分院巡诊,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骨科医院和县红会医院等20多名专家及专业医技人员到12家分院开展卫生健康服务。

县医共体总医院(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杨杰:我们医院派来的有大内科、大外科、中医科、妇科的骨干医生,在现场我们可以提供疾病的咨询,用药的指导,免费的测量血压、血糖,还可以提供基本药物的免费分发。

竹瓦镇街道村3组村民赵剑锋一直患有高血压病,他多年来为了买药和复查长期奔波于家里和县人民医院之间,舟车劳顿苦不堪言。

竹瓦镇街道村3组村民 赵剑锋:每年要跑十几二十趟,来回一趟二三十块。现在国家政策好,专家下来义诊,到家门口来给我们看病,我们也方便了,天气冷了也不用来回跑,现在我的病也慢慢地好了,血压也降下来了,平稳多了。

医共体建设让县域医疗上下贯通,人员、资源下沉的同时,信息上行也畅通无阻。在县人民医院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医生们正忙着远程接诊、阅片、发布诊断报告。

县医共体总医院(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 占文明:运用“互联网+医共体”技术,加强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会诊中心三大中心建设,构建三级服务网络,实行特色化帮扶,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建设紧密型医共体,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碎片化、低效能”向网络化、连续化、智慧化转型,有效实现“一张网”全覆盖。今年3月10号13时20分,竹瓦镇会龙山村村民黄某在田间劳动时突感胸部不适,随后独自前来镇卫生院就诊。值班医生详细查看后,初步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可能,便立刻开通胸痛救治绿色通道,启动救治流程。13时27分,县人民医院专家远程会诊确认为急性前壁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及时开展救治。

县医共体总医院(人民医院)竹瓦分院医生 饶策胜:紧急口服了心痛1包药,30分钟之内给他启动了紧急溶栓治疗,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迅速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来接受治疗。

县医共体总医院(人民医院)竹瓦分院院长 王进: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成功,标志着我院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建设紧密医共体,填补了基层医院多项技术空白,发展到特色专科,使我院诊疗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如今最大的感受就是就诊病人增多了。

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乡镇卫生院,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也正向村级延伸。走进大山深处的绿杨乡牛头村中心卫生室,各类医疗设备配备完善,正在新建“中医阁”,乡村医生正忙着给村民诊疗。

绿杨乡牛头村村民 程炎平:以前村里没有标准化卫生室,看病只好到镇卫生院去,本来不是大病,来来回回很不方便,现在小病不出村,省去了来回跑的麻烦,费用更低,医生还负责,咱老百姓看病也更放心了。

县医共体总医院(人民医院)绿杨分院院长 钱建新:我们牛头村卫生室覆盖西冲、牛头还有雀山等4个村,目前每天接诊量达到三至四十人,我们村卫生室正在提档升级,即将建成标准化卫生室以及中医阁,在本月底完工接受验收,达标之后每天接诊量达到50人以上,我们会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疗事关人民的健康和福祉。我县紧密型医共体以县人民医院为核心,带动4个县级医院、12个乡镇卫生院、395个村级卫生室。截至目前,县域内总住院人次同比提高0.82%,就诊率同比提高0.75%,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同比提高5.80%。

县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  县医共体总医院(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周保先:我们将通过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动医疗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逐步打造“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真正地让广大人民群众“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兜住兜牢农村健康防治底线。

(作者: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洪京燕)